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5章:孔聖人的摯友(3/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3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4:58

    沒有聽到晉國會馬上派兵救援衛國的蘧瑗感到了極度的失望,他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心平氣和地將今天的遭遇記錄下來,會找機會跟朋友分享。

    “君上仍在‘楂’?”呂武根本沒將蘧瑗當回事,並不知道自己的汙名是留定了。

    後麵被喊過來的師曠答道:“君上與吳君會盟罷,已在歸途。”

    這位盲人樂師上次擔任通知使命,搞了非常大的幺蛾子。

    國君離開“虎牢”直接去了齊國的“楂”,關於怎麽處置師曠,需要等國君回到“新田”了。

    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國君對師曠的信任與日俱增,搞得師曠明明隻是樂令卻成了與國君聯絡的“專線”負責人。

    呂武對師曠的感官不好不壞。

    師曠自己摻和進高層次的暗中較量中,發生了什麽事……,想要達到什麽目標或得到什麽利益,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

    呂武得到答案就讓師曠退下。

    師曠猶豫再猶豫,嘴唇抖了再抖,還是行禮告退。

    高層次的爭鬥不是誰都有資格參與的。沒有一副好身板偏偏要湊上去,一次打擊都扛不住,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是應有結局。

    哪怕是到現在,呂武都沒問師曠怎麽會突然失蹤,搞得中軍和上軍差點掉進鄭國挖的大坑裏麵去。

    沒問不代表事情就過去了,醞釀的時間越久,爆發之後的能量就越大。

    師曠明顯感覺到了危機感,清楚不是三言兩句能夠免責,靠山沒回來之前掀蓋子會讓自己死得很難看,才一直忍住沒什麽舉動。

    他還應該清楚一點事情,即便是國君回到“新田”再讓事情爆發出來,到時候諸“卿”的第一針對目標會是國君,自己這種小蝦米可能會死,也有可能不會。

    又是半個月過去。

    蘧瑗又見了呂武三次,前兩次還是大講道德,甚至還延伸到了民生方麵,第三次才算是提到了衛國那邊正在爆發的戰事。

    呂武對蘧瑗講的一些民生相關非常有興趣。

    追求美好道德當然是一件正麵的事情,不能說是一種錯誤。

    然而,道德層麵太過於高端,怎麽來使每一個人都有美好品德,命題著實是大到沒邊,可能人類滅亡都無法達到目標。

    呂武從蘧瑗提到的民生相關看到了“無為而治”的影子。

    事實上,蘧瑗還真就是“無為而治”創始人,他在“無為而治”的理念上卻是跟以後西漢的“無為而治”是兩碼字事。

    在“無為而治”的層次上,命題同樣非常大,絕對不是指不用去管眾人那麽簡單,簡單解釋其實是一種“抓大放小”,用術語來說叫“宏觀調控”。

    所以啦,道家相當牛逼,他們創建的思想以及政治理念哪怕是到二十一世紀都沒有過時。

    在衛國的使節團抵達“新田”後的兩個月,也就是夏收結束沒有多久,宋國的使節團也來了。

    宋國使節團帶來了鄭國入侵的消息,同時也向老大匯報楚國的新動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