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6章:斬草不除根的下一句是?(2/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430更新時間:2022-07-11 18:16:29

    魏絳哪去了?焚城之後,沒人再見過他。

    有些魏氏的戰俘提到他們最後看見魏絳的地方是魏氏在城中的住宅,而那片地方早就被燒得一點不剩。

    燒死的人肯定認不出是誰,僅是能夠用沒有燒幹淨的甲胄進行甄別。

    問題是,衣服誰都能穿,認出某具穿著魏絳甲胄的屍體,不一定就是魏絳本人。

    呂武並不糾結那個問題,事情的進展到了這一地步,魏絳死或沒死都是一件挺無所謂的事情。

    陰氏的做法是對外公布了魏絳死亡的消息,用以瓦解各地魏氏駐軍的抵抗決心。

    沒有多少耽擱,呂武率軍離開“魏”城向南,來到了大河北岸的河畔。

    他們過來之前,大河南岸隻剩下少許的魏氏軍隊,其餘的魏氏軍隊以及三戎大軍已經撤離。

    對岸那邊有人渡河過來。

    “絳……”畢陽隻講了一個字就停下來。

    他以畢當前綴,說明是畢氏那邊的人。

    現在人們熟知的是魏氏,對畢氏會比較陌生,基本忘記魏氏是出自畢氏,等於畢氏才是主宗,魏氏隻是小宗了。

    在晉國小宗發展得比主宗好並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其他諸侯國則是見不到這種情況。

    呂武見過畢陽,並且不止一次。

    “‘魏’城陷落,魏絳已死。”呂武說道。

    從畢萬算起,魏氏的第四代隻剩下畢陽這麽一個輩份高的長輩了。

    原本作為魏氏家主的魏悼子早早離世,家主之位落到了魏琦身上,後來魏琦將家主之位傳承給了魏絳。

    魏氏也算是命運多舛,長輩極少有高壽者,家主的寶座從這家落到那家,來來回回地更變,令狐氏更是因為沒有繼承人而消失。

    另外,他們的發家之地“畢”早就不是自家的封邑。這個也是權柄落在小宗魏氏這邊的必然結果。

    畢陽沉默了一小會,沒有討要魏絳的屍體,請求道:“魏氏已滅,陰子何不放過畢氏?”

    什麽意思啊?

    這是在請求呂武不要率軍渡河,去攻擊去了伊洛之戎的魏氏那些人嗎?

    呂武問道:“畢氏可有複仇之心?”

    魏氏沒了,畢氏得到了大量的口中以及物資,甚至已經有了安身之地。

    不要以為二十多萬的人口很少,已經比很多諸侯國的人口要多很多了。

    尤其是畢氏有三戎作為盟友,以諸夏這邊的文明優越性,他們花點時間不是無法吞並三戎。

    畢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呂武的提問。

    他們會在某一天找陰氏複仇嗎?肯定會的呀!

    呂武說道:“我與範氏征討三戎,伊洛之戎乃是陰氏所屬,豈有因畢氏而罷兵之理。”

    行吧,陰氏就算不刻意針對畢氏,不可能停止對伊洛之戎的討伐,那麽畢氏要不要挪個地方?

    範氏當然也不會放棄對陸渾戎以及蠻氏的征討,到時候畢氏要不要再進行遷徙?

    同樣是斬草除根,呂武的話術用得不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