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00章:時不待我!(2/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836更新時間:2022-07-11 18:17:09

    漢國目前對物資耗費最大的是修建長渠這個工程,占了漢國每年總支出的六成,其餘才是各處戰事的花費,以及維持國家統治機器的運作。

    呂武翻看了一下文牘,著重觀看關於巴蜀的支出相關。

    在四年前,呂武製定了窺探巴蜀的計劃,隨後軍方開始派人尋找從京畿和隴右郡進入蜀地的通道。

    不知道多少人找來找去,證實了隴右郡被群山擋住,還是那種連綿不絕的大山,壓根就不適合從那邊進入蜀地;由陳倉那邊入蜀的通道倒是被找到了,關鍵是需要修建棧道。

    陳倉這邊有兩個可以進入巴蜀的通道,一條在西,一條在東。

    西邊的那一條看似更好走,需要修建的棧道裏長不多,但是因為沒有水源能夠獲取的關係,根本不適合大軍行軍。

    東邊這邊最好沿著褒水修建一條長達兩百五十裏的棧道,才能夠作為主幹道。不修棧道也不是不能走,但是別想快速行軍,大軍會像是蝸牛在爬的速度那樣慢。

    從陳倉入蜀,其實並不是第一時間進入蜀地,翻過南山(秦嶺)第一個抵達的地方是漢中,進入漢中還要再跋山涉水才能進入蜀地,甚至某些路段要穿越巴地。

    呂武觀看文牘,主要是看投入修建棧道的支出,再對比修建進度,計算修建棧道的耗費,得出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才能修好的答案。

    “棧道之事不可停,如需耗費,右相優先支應。”呂武說道。

    崔杼應:“諾!”

    投入三千人修建棧道,花了一年的時間隻修了兩裏,敢信?

    以當地的地形,想加大投入的人手,暫時根本不合適。

    先期還是以積累經驗為主,等待有了足夠的經驗,基層管事也被曆練出來,後麵可以搞分段施工的方案。

    因為前期投入的人手不多,耗費方麵也就不大,考慮到占領巴蜀對漢國的重要性,肯定是費時費力去將修建棧道的工程進行到底的呀。

    呂武看向了解朔,問道:“現今葵蠶國之君為杜柰(nài)?”

    這個古蜀國的名字是後世給予,他們稱呼自己為“葵蠶國”。

    古蜀國現在正值“開明王朝”時期,他們在約公元前666年稱王,但凡一國之君薨逝得到的諡號必然有“帝位”。

    什麽意思?

    就是古蜀國的國王死翹翹了,然後死掉的國王就晉級成了“帝”。

    在“東方世界”這邊,古蜀國稱帝是獨一份,哪怕是周天子都沒那麽幹。

    也就是其餘列國不知道古蜀國搞了那玩意,要不然絕對會組成聯軍教古蜀國做人。

    古蜀國的國君前綴,也就“杜”是姓,他們的氏是“開明”,因此當前的曆史階段也被稱呼為“開明王朝”。其餘別說是後世的人搞不清楚,哪怕是呂武這個時代的人也弄不明白。

    原因?巴國人至少還跟周王室以及有限的幾個諸侯國接觸過,古蜀國的人則是窩在群山過自己的小日子。

    解朔已經匯報過古蜀國稱帝的事情,並且打探到了當前的統治者名字。

    杜柰是“開明王朝”的第六世,他的祖先杜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