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三章 為保承乾徐真挺身(2/3)

作者:離人望左岸字數:7104更新時間:2019-08-12 00:31:38

    徐真這才直起身子來,奏聞道:“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夫太子之誤,何嚐不是教育製度所壓迫,臣雖為武將,但自認朝廷當重視教育,多顧學宮,以免再次重演太子這番事情…”

    徐真要給聖人一個台階下,這也不是什麽壞事,壞就壞在他最後那段話,雖替太子開脫,卻將罪責推到了教育上來,這般一來,諸多文臣又豈能容忍,紛紛將徐真視為無知莽夫,一言蔽之,樹敵無數!

    然聖人聞言卻是心頭安定了下來,頗為認同徐真的言論,李綱和於誌寧等慌忙出列認罪,聖人當然不會遷罪,又讓一幹文臣拿出政策來,扶持國子監等學問之地,免得疏忽了人心教育。

    諸人知曉聖人與徐真做戲,惶恐了一陣就安靜了下來,是故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終於是保住了性命。

    長孫無忌見有時機,又趁勢舉奏,言稱晉王李治多有經緯之才,可主導文事,期盼聖上栽培。

    這廂才了結李承乾的事情,長孫無忌就急於支撐晉王李治,諸人也嗅聞得出來,太子廢黜之後,重新立儲就需提上議程,這長孫無忌倒是不顧聖人心意,如此交關的時機,就開始搶占先機。

    時晉王年不過二十,心性尚幼,長孫無忌多弄權術,又是晉王的舅父,其中陰暗,難免使人猜度。

    岑文本和褚遂良等一幹正直臣子,則認為魏王多才厚學,又寵冠諸多皇子,乃聖人最愛,宜立魏王。

    遂反駁長孫無忌,稱魏王自幼善學而多智,聖上嚐以李泰好文學,禮接士大夫,特命於其府別置文學館,自行引召學士,魏王泰更是著作等身,早於貞觀十二年就大開館舍,廣延才俊,耗費三年時間,編纂巨作《括地誌》。

    此誌乃地理人文風俗大作,凡五百餘卷,記述貞觀年間地理風物、疆域區分和州縣設置,博采經傳地誌,旁求故事舊聞,詳載各地山川物產,古跡風俗,人物掌故等等,曆時三年而就,獻與聖人,龍顏大悅。

    聖人命人收納於宮中秘閣,對魏王李泰的賞賜,甚至超越了太子李承乾,為之多受爭議,不得不提高太子待遇,變相寵愛李泰。

    若說皇子之中,論文治武功,吳王李恪與當今聖人最是肖像,但若論寵愛,無疑是魏王李泰當之無愧奪了魁。

    諸多臣子之中,支持李泰者也是為數眾多,甚至於柴紹之子、駙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齡之子房遺愛都公然支持魏王李泰。

    這些人見岑文本和褚遂良出班而奏,紛紛力挺李泰,長孫無忌這邊同樣毫不示弱,兩廂爭執不下,卻是讓聖人心頭悲涼。

    起初他想要保存李承乾,除了徐真之外,竟無一人挺身而出,一個個自保名節,可到了如今,一個個又開始為各自的人選吵鬧爭執,一番相較之下,讓李世民頗感心灰意冷。

    往偌大朝堂望下去,諸多臣子如跳梁小醜,唯獨徐真不卑不亢,寧可與百官為敵,也挺身而出,為聖人保住了李承乾,雖出身卑微,但卻能夠設身處地為他李世民切實考慮,排憂解難。

    李世民不免歎息,這還是朕當初想要的朝堂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