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2章 為都察院選址(1/2)

作者:張六陽字數:5346更新時間:2022-07-21 14:33:52

    弘治皇帝還是頗為果決的,在第二日的時候便對張懋折子上的一些事情有了明確的旨意。

    旨意內容很簡單,戚景通代任雲中衛指揮使,出兵倭國,王守仁返回雲中任知縣,徐經率寶船出海。

    旨意完全是同意了謝至計劃中的內容。

    在弘治皇帝旨意下達的時候,謝至已開始著手組建五軍都察院了。

    弘治皇帝下旨之後不過是給了個能夠證明身份的印信而已。

    其他東西完全得謝至自己去去弄,包括填充五軍都察院的人馬,甚至是都察院府衙的地址。

    宮城中那些用來辦公的衙門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即便有空地兒,那也都在僻靜之處。

    五軍都察院作為新組建的衙門,幹的又是得罪人的事情,若是把府衙安排於那種偏僻之處,不僅底氣不足,也會更顯得寒酸。

    所以這個府衙之處必當得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一些的。

    若是不在宮城那些角落安排的話,東西南北四城估計也沒什麽能落址的地方。

    當年姚廣孝在為朱棣籌劃遷都之事時,皇城,宮城,內城都是規劃出來的。

    皇城,宮城自是不用說,就連內城當中的街道,房舍都安排的錯落有致。

    想要為五軍都察院找個地方也沒什麽可安排之處了。

    既然城中不能安排,謝至便想到了城外。

    他這個五軍都察院,不像其他文官衙門,寫寫畫畫的就成,需要與武將打交道,自是也得培養些能夠舞刀弄槍的差役的,唯有這樣才能夠與那些武將抗衡。

    城外可安排之處也並不多,除卻三大營,以及京軍各衛所駐紮之處,也就剩下軍都山之處有地可用。

    周壽和張鶴齡曾因軍都山大打出手,最後周壽,現在周家被抄了,軍都山自然就變成了皇家的。

    也就是周家出事,張皇後怕張家步了後塵,一個勁兒的督促張鶴齡安分,不然,那軍都山早就變成了張家的產業了。

    確認下來後,謝至便直接找上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既然把籌建五軍都察院的事情交於了謝至,那謝至所選的軍都山,弘治皇帝自是二話不說便答應了下來。

    提起軍都山,弘治皇帝又想起了周太後。

    弘治皇帝終究還是太過心慈手軟了些,周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對周太後卻依舊念著祖孫情義,念著周太後當年的撫養之恩。

    抬起周太後,弘治皇帝有些落寞,歎了口氣道:“朕終是有些對不起太後,自周家沒落後,太後身子也是大不如以前了,這段時間更是差的很,朕已下了旨召回了崇王,也傳了重慶公主進宮,有他二人陪著,太後也可好受些。”

    崇王朱見澤,是周太後的親兒子,是弘治皇帝的親叔叔,乃英宗皇帝的第六子。

    至於重慶公主便是周太後的親女兒了,下嫁周景。

    有親生子女在身邊,對現在的周太後來講倒是也有些好處。

    弘治皇帝孝順,謝至自是也不能多說什麽了,總不能不讓人家母子見麵吧?

    謝至不說話,弘治皇帝擺手道:“好了,你去吧,抓著些,頭一個事情先把火器配備到神機營。”

    這個事情不用弘治皇帝叮囑,謝至也在抓緊。

    現在雲中衛也已調離,雲中沒有衛所保護,把新式火器那麽重要的東西放於雲中也不甚安全。

    即便是不考慮安全的情況,雲中地界太小,往後還需添置更多的作坊,火器作坊放於那裏也占地方。

    回了弘治皇帝的話後,謝至緊接著馬上又道:“陛下,臣想著再把雲中的兵器所擴充一下,專門用來精進兵器,不僅把目光放於火器之上,還要放在原有的那些兵戈之上,通過與倭寇的一戰充分說明,火器的先進對一場大戰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另外,那個兵器所也不能隻放在雲中了,雲中兵力不夠,對那火器作坊保護力度不夠,這個火器作坊得遷入京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