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68章 吳頭楚尾,官祿同歸?(2/2)

作者:雲霄野字數:5020更新時間:2022-07-25 10:54:02

    在呂師囊部下管領著十二個統製官,名號“江南十二神”,分別喚作:“擎天神”沈剛、“遊弋神”潘文得、“遁甲神”應明、“六丁神”徐統、“霹靂神”張近仁、“巨靈神”沈澤、“太白神”趙毅、“太歲神”高可立、“吊客神”、範疇、“黃幡神”卓萬裏、“豹尾神”和潼、“喪門神”沈抃。如今各個皆奉呂師囊號令,棄守潤州岸口,一並統領著五萬南兵、駕馭著大小戰船三千餘隻,一邊警惕江北岸瓜洲渡口宋軍控製地域的動向,一邊準備搖蕩蕩無甚險阻的走水路渡江入海,轉戰流竄至江南南部地區。

    可是此時已又有一路宋軍偏師開赴至揚子江北岸口,在軍中謀士的策劃之下,先行教人前去探路,打聽隔江消息,而在呂師囊準備棄寨逃離的當口,這一支宋軍偏師水陸並進,發動進攻也甚是突然,而勢必要住截殺從此處撤離的呂師囊這夥摩尼教反軍。

    然而統領著這一路前來攔截呂師囊反軍兵馬的主將,則正是前番追隨高俅至京東路征討蕭唐卻落得數場慘敗,所幸隨後得宿元景、張叔夜等人翰旋求情,而又被朝廷調撥至此處,作為一支偏師協助征剿江南摩尼教反軍的及時雨宋江。

    呂師囊便似是按著他正史中的軌跡,急於脫離險地,保全麾下兵馬繼續打起摩尼教反軍的旗號,收攏教眾而與諸路征討官軍對抗;而宋江也是急於在江南戰場建立功業,好教自己並著仍然追隨在他左右的兄弟得到朝廷的認可封官,雙方各自心中都懷著十分強烈的目的,甫一交鋒廝殺,彼此也都是絕對輸不得,雙方將領士卒各個赤目癲狂、殺機滿溢,無論江上船舶、還是岸畔陸地上,從一開始戰事便已是十分慘烈。

    直教橫屍似北固山高、流血染揚子江赤......

    ---------------------------------------------

    注:正史中吳玠雖然與曲端積怨成仇,的確有教唆主帥張浚,編織罪名殘害冤殺軍中良將的行徑。可是他與兄弟吳璘的確也是在討伐江南方臘的戰事當中得遇劉子羽,才受其重視舉薦,而後在劉子羽的引薦下得以被宣撫處置使張浚注意。自此張浚對吳玠十分器重,於是便任命吳玠為統製,與他兄弟吳璘共掌帳前親兵,也被後來吳玠從多半受人管製的軍中低階武將,有了獨掌一路兵馬力抗金軍接連打出經典戰例的機遇。

    之後劉子羽招致朝中投降派忌恨而被貶至單州、白州等地,張浚亦被謫居福州,對於提舉賞識自己的恩官,吳玠先是為張浚上書求情,還請求以自己節度使的武職換取為劉子羽贖罪,而張浚在朝中因反對與金國議和而多與秦檜不合,三番兩次的被秦檜排擠出朝、罷官貶謫。而張浚、劉子羽先後得以複職,都少不得當時南宋朝廷必須倚仗邊帥吳玠的撐腰。宋高宗趙構也因吳玠“篤於風義”,特地下詔褒獎,朝中群臣稱讚吳玠義氣深重,也對劉子羽的知人之明表示歎服。

    提到此節,因為人性複雜,更是想說明針對刻畫吳玠等正史人物,絕非是想當然的隨意塑造,而的確是有據可依。而且點出此節,也算是對於後文很多宋將的抉擇做個鋪墊,而不至到時再提及會顯得十分突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