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七章 讓他們得不償失(2/3)

作者:tx程誌字數:6986更新時間:2019-11-28 06:02:47

    他們認為,突厥人極不可靠,讓其成為唐朝北方屏障的想法是荒謬的。而突厥人又與漢人差異太大,想要同化難度太大。因此,無論是把突厥人安置在邊境,還是分散於內地,都會帶來無窮後患。

    魏征直截簾的稱突厥人為人麵獸心,他們隻會在弱時服從唐朝,一旦強大了,必然反叛,絕不會顧及恩德和道義。

    因此,對於突厥的正確安置方式是令其回歸故地,但是要製訂嚴格的規章製度來管理他們。首先是要分而治之,將他們分為很多互不統屬的部落,各部落首領都由唐朝任命,而各部之間要劃定邊界,禁止相互吞並。

    唐朝則設立都護,對他們進行統一監管。這樣一來,突厥居住在離唐朝腹地遙遠的地方,內部又統一不起來,就不會對唐朝構成威脅。

    溫彥博對於魏征等饒理論大力批判,舉出例證,東漢光武帝曾把南匈奴安置在北方邊境之內,整個東漢時期,南匈奴都是東漢北方屏障,從未反叛。

    魏征立即反駁稱,西晉大批胡人進入北方內地居住,西晉大臣郭欽和江統曾經諫言晉武帝將他們驅逐到塞外,卻不被采納,結果僅僅十餘年後,胡人叛軍就攻陷了洛陽。

    李世民雖然認為三種意見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提出這種意見的人,除了房玄齡和溫彥博這些秦王府老臣,像魏征和蕭時文、陳叔達他是表麵上相信,心裏其實是不相信的。

    最終李世民竟然采納了溫彥博的意見,把突厥安置在了東至幽州,西至靈州的北部邊境地區。普通突厥部落民都進入唐朝境內居住,而突厥貴族大多都安置在了首都長安,很多人成為唐朝皇宮侍衛。

    李世民或許沒有先知先覺,但是楊保卻有啊,他知道李世民打敗東突厥,滅亡東突厥汗國確實是不容易,然而東突厥一直都是口服心不服,當然,有些人或許提出什麽左衛大將軍執失思力,契苾、阿史那思摩之類降人,對於大唐效忠。

    這其實就是屁話,這三個人與其他突厥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李世民可以把自己的親妹子或者女兒嫁給他們,他們在突厥人眼中已經是叛徒,沒有回頭路了。就像李……陵,娶妻了匈奴王女為妻,就算赦免他,李陵也沒有辦法回頭,他已經有了孩子、妻子和自己家庭。

    楊保卻知道大唐的邊境安寧僅僅持續十數年,直接高宗時期已經開始爆發出來,那些被李唐朝安置在靈州、豐州、勝州、賀州、代、朔、幽州等州的突厥人,很快就開始北逃,並且在漠北重新建立突厥汗國,史稱後突厥汗國。

    幾乎和漢朝的匈奴人一樣,突厥人也分裂成兩部,一部分逃到漠北建立後突厥汗國,一部分依靠邊境積攢實力,充當安祿山、史思明的急先鋒。

    在後世,官方記錄的數字在抗日戰爭中,中國死難三千五百萬人(?老程不相信)但是,安史之亂卻讓唐朝三分之一的人口消失,一百多年積攢的財富化為烏有,最重要的是,大唐急轉急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