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二九章 吐蕃的末日(中)(1/4)

作者:tx程誌字數:11202更新時間:2020-04-14 20:45:29

    第三二九章吐蕃的末日

    河源軍一直頂在最前麵,吐蕃軍隊的進攻再一次被打退了。河源軍陣前,吐蕃人留下一地屍體。

    河源軍將士趁機吃著幹糧,更換備用戰馬,繼續體力,準備下一場戰鬥。

    李福有些羨慕的望著河源軍陣前的屍體,酸溜溜的道:“這得有三萬餘屍首了吧?這麽多屍首,封公應該夠了吧?”

    唐朝的爵位,特別是侯爵,遠不如漢朝那麽值錢。就算是公爵,也是遍地,僅僅開唐兩代,唐朝的國公就超過五十位,就連打鐵的尉遲恭都能封公爵,事實上唐朝的爵位已經被玩壞了。

    沒有辦法,李唐朝廷,本來就是依靠門閥起家,下各大門閥,世族以及勳貴,都有在隋朝世襲的爵位,就像裴矩。

    他在隋朝確實是一位功臣,開拓西域,各國縱橫,既是能臣也是幹吏,不過他的晚間有點隨波漂流的意思。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弑殺隋煬帝。裴矩當時正在上朝途中,也被叛亂的驍果軍擒獲,但因當初為驍果娶婦之舉,未被殺害。宇文化及立秦王楊浩為帝,任命裴矩為侍內(即侍中)。後來,宇文化及篡位,建立許國。裴矩被授為尚書右仆射、光祿大夫、河北道安撫大使,封蔡國公。隨後宇文化及被殺,他又投降了竇建德,成為夏國吏部尚書、尚書右仆射。

    武德四年,竇建德戰敗,裴矩、與魏政等人一起前往長安請降,李淵又封他為安邑縣公。

    當然,像裴矩這樣的前朝勳貴,李唐承襲爵的,還有很多,比如楊保的父親觀國公楊恭仁,他的爵位隻是從隋朝的王爵降為國公。也有類似於,像同州蒲城人郭子和,任隋朝左翊衛,因罪流放榆林。大業末年,郡中饑荒,郭子和與敢死士十八人捉住郡丞王才,列舉他不撫恤百姓的罪行,斬殺了他,開倉賑濟貧民。自稱永樂王,建立年號為醜平,稱他的父親為太公。後來在唐朝建立以後,郭子和這樣擁有兩千餘饒草頭王,眼看既打不過梁師都,也打不過唐朝,趕緊抱唐朝的大腿,於是,他就被封金河郡公。

    事實上,唐朝爵位的泛濫,也不算太值錢。

    不過,按照唐朝的軍功製度,楊保肯定可以借這一戰的功績,與他的父親楊恭仁一樣成為公爵。

    對於李福的想法,李靖不以為然。

    他考慮的不是楊保能不能因戰功封公,而是如果李世民早重用楊保,何至於讓邊境各州縣深受吐蕃戰火之苦?

    事實上,此戰之前,李靖其實心中也沒有底。

    正所謂江湖越老,膽子越。李靖是大唐的一麵旗幟,一旦戰敗對於唐軍的士氣和軍心影響會是非常大。

    好在,這一戰都朝著唐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楊保同樣盯著戰場,抿著嘴不話。

    在他麵前,成百上千的死屍和傷兵橫臥一地,不少人被馬蹄踩得跟番茄醬似的,要多惡心就有多惡心,一灘灘的汙血在緩緩流淌,匯成一條河……

    吐蕃這次真的讓他給打慘了。當然,唐軍的傷亡也不,特別是河源軍將士死的贍加起來逼近兩千,要知道河源軍總共也就三十六個團,兩千傷亡,意味著將近七個團失去戰鬥力。傷亡比例接近百分之二十。

    此時,河源騎兵中央,留下一個巨大的空心範圍,這個空心地帶躺滿了傷兵,痛得渾身發抖卻硬是一聲不吭,他們害怕影響前麵的袍澤士氣。

    不少傷兵臉上都帶著邪惡的笑容,錄事參軍已經記錄了他們的戰果,戰後會給予重賞,這些獎勵不是田地,就是官爵,也就意味著河源軍將會出現一大批的地主,也會湧現一大批的勳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