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菜因有靈魂而成佳肴(1/3)

作者:莫默墨字數:6516更新時間:2019-09-15 12:16:37

    一隻並不算多大的野雞,對於餓了整個下午的兩大一小三個人來說,連五分飽都不到,反而是把因為忙碌而被遺忘和壓抑的食欲徹底激發出來。以至於明明肚中已有三分飽,饑餓感卻如星火燎原一樣迸發出來。

    渾身上下都釋放者同一個信號:我好餓,我要吃!

    “金大師,您做的叫花雞實在是太好吃了。”保姆小江吮吸了一下手指頭,心滿意足地說道:“雞肉又鮮香又嫩又滑,不柴不膩,輕輕一咬就酥爛了,荷香、酒香、雞香的融合,就像是與生俱來的一樣,融合後的味道像有一種很玄妙的感覺,像是虛無縹緲,又像是飄飄欲仙,明明就在眼前,可是想抓住的時候又抓不住,我感覺我的無法用語言去形容那讓人感到很玄妙的感覺。”

    “師傅,為什麽你們都叫它叫花雞呢?哦!我想起來了,是洪七公那個老叫花子發明的嗎?”

    啃完最後一塊肉,又戀戀不舍得吮吸了雞骨頭之後,唐墨昂起頭,再次開啟了他的“十萬個為什麽”模式。沒等到金大師回答小江的問題,直接橫插一杠進來。

    叫花雞的這種做法,熱力已經把香味浸入到骨頭裏去了,恰恰是這種浸入,又把骨頭本身的香味誘發出來,怪不得唐墨連雞骨頭都要一舔了又舔吸了又吸,始終不舍得丟棄。

    金大師捋一捋他的胡須,眼裏帶著慈祥的笑意,說道:“你隻說對一半,叫花雞相傳是叫花子發明的,不過卻不是洪七公。”

    “據說啊,從前有一個叫化子,沿途討飯流落到常熟縣的一個村莊。偶然得來一隻雞,就想宰殺之後煮了吃,可他既沒有炊具又沒調料。於是他來到虞山腳下,殺雞掉內髒之後,帶毛塗上黃泥、柴草,把塗好的雞置火中煨烤,待泥幹雞熟,剝去泥殼,雞毛也隨泥殼脫去,就可以吃到美味的雞肉了。”

    “另外一種說法,是明太祖朱元璋年輕時家境貧窮。有一天他餓得不行了,到處找吃的。恰好碰見一個叫花子。這個叫花子給他偷了一隻雞,用荷葉包糊上泥巴烤,做好了給朱元璋吃。後來朱元璋登基,把這道菜定為宮廷禦膳,叫花雞由此聞名天下。因此叫花雞又叫富貴雞。”

    “哇,還跟皇帝有關啊!”唐墨聽著興奮起來,想必沒少從電視裏看到皇帝朱元璋的影像。

    “不論出處如何,都不妨礙叫花雞成為當今的一道名菜。經過曆代演化,取材更加考究,工藝更加複雜,味道也更能俘獲食客的舌頭。有人甚至把原‘中國四大名雞’中的德州脫骨扒雞、符離集燒雞、溝幫子熏雞、道口燒雞摘掉其中一個,把常熟叫花雞排進去,由此可見食客們對叫花雞的喜愛程度之高。”

    金大師又麵向保姆小江,語重心長道:

    “虛實相合,萬物歸一,其實這不僅僅隻是道家學說的思想,也是我們做菜的一種境界、一種追求。與學說思想不同的是,做菜還能把這種玄而又玄的感覺更加具體化,能讓人親身感受到那種玄妙的感覺,也就是你剛才吃到這個叫花雞時候的感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