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五十六章 注定變成話嘮(2/3)

作者:白色十三號字數:6718更新時間:2022-08-02 20:02:24

    或許這些片子裏麵會出現不少經典,即便票房不是很好,通過獎項和線下的運作,五六年或者十幾年之後也能實現盈利。

    但在容易獲利的項目麵前,時間成本會在他這裏無限放大。

    再說了,他對電影的認知並沒有發生改變。

    不是沒有導演和製作人指責他這種投資人眼裏隻有利潤,沒有電影藝術,甚至票房失利後罵觀眾低俗而不懂欣賞。

    但地球上有幾十億電影觀眾,為什麽大多數人要掏腰包為少部分人的喜好買單?

    毫不客氣地說,一小部分電影人,跟支持他們的人自娛自樂就行了,強行站出來讓其他觀眾也買單,比那些爛片導演還令人生厭。

    電影發展到現在,早已變成了眾藝術,能讓大部分觀眾理解到電影想表達的思想和藝術的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或許是生活在太平洋對岸的時候,隻是個普通電影觀眾的關係,馬修一直都認為,廣大觀眾喜歡的不一定是好電影,但是好電影一定是能被絕大多數觀眾喜歡的。

    你的作品對觀眾不友好,觀眾還要為你的堅持買單,觀眾必須這麽賤嗎?

    馬修的合作對象裏麵,就出現了這種情況。

    由斯蒂芬妮-梅爾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宿主》早已上映,卻遭遇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慘敗。

    製作公司原本想著借用《暮光之城》係列的名頭,打造另一個熱門青春電影係列。

    當初斯蒂芬妮-梅爾找上馬修,雄心勃勃的表示想要改編三部曲,被馬修拒絕之後,開路公司高價拿下了《宿主》的版權,還請到了《楚門的世界》的編劇和《時間規劃局》的導演安德魯-尼克爾來當導演。

    隻是影片不但沒有像《暮光之城》係列那麽成功,還失敗的有點慘。

    《宿主》的製片成本高達4500萬美元,隻從北美拿到了2500多萬美元的票房,這片子想要像《暮光之城》係列那樣賺錢,偏偏又想顯得與眾不同,從而充滿了文藝範。

    造成的結果就是商業不商業,文藝也不文藝,兩頭不討好。

    觀眾不買賬,從票房中可見一斑,就連影評人也不待見這部片子。

    《宿主》的爛番茄指數低到令人發指的百分之九。

    同樣都是斯蒂芬妮-梅爾的小說改編,《暮光之城》係列和《宿主》的命運截然相反,斯蒂芬妮-梅爾從《宿主》上映開始就漸漸遭到了好萊塢的冷遇,好萊塢眾多公司得出一個結論,《暮光之城》係列之所以成功,因為投資人和製片人是馬修-霍納。

    隨著時間推移,馬修在《火星救援》的拍攝漸漸接近尾聲。

    跟之前一樣,剩餘的依然是馬克-沃特尼的獨角戲。

    “我也沒想到,轉眼間這麽多年就過去了。”

    專門提前種植了土豆的那個片場裏麵,雷德利-斯科特站在幾棵土豆之間,對馬修說道,“我現在還記得第一次見到你時的樣子,海倫帶著你,你強壯的不像話,像個活生生的野蠻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