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34章 悲慘宮女(1/2)

作者:邢雲劉水字數:4364更新時間:2022-08-12 01:42:21

    楚風在聽到了任務後也感覺有些詫異,不是逮捕,也不是保護,而是找人。

    這樣的事情隻能秘密的進行,不能讓人知道了。葉萱的分析很有道理,於是說道:“咱們去找這些宮女能問道公主的下落嗎?他們會告訴咱們嗎?”

    雖然葉萱知道楚風從宮女哪裏探聽長平公主的下落是可行的,但是卻有些懷疑到底能不能找到。

    “你放心好了,這些宮女她們不敢說的,因為對她們來說,如果不告訴咱們可是要接受懲罰的,而且不是她們可以承受的起的。再給你看看這些宮女的資料就知道了,我現在就傳給你。”楚風看著葉萱對她說到。

    於是楚風將關於這些宮女的情況,發給了葉萱去看。

    明朝皇帝大多與其他中國朝代皇帝一樣,建有龐大的後宮隊伍,這些花季少女,一旦步入了繁花什錦、亭台樓閣的後宮深宅大院,就猶如被投入了“牢籠”,再難有出頭之日,再難圓美好之夢。

    明朝後宮的人員補充,一般是通過舉辦宮廷的大型選美活動,在全國各地物色出十三歲至十六歲的未婚淑女以充後宮。試想,舉國美女經曆各省、府、縣的層層選拔,最後選中的不超過一百人,真可謂幾十萬裏挑一,也就是說明代的宮女大都是人間頂尖美女。

    然而當這些美女一走進明朝皇宮那一刻起,便意味著失去了人身自由。她們不僅過著衣食菲薄、住所簡陋、終身苦役的宮廷生活,而且還要遭受不時的心理生理淩辱,甚至是被打被關的痛苦生活,有些人還將麵臨殉葬、殺頭、淩遲的悲慘結局。

    據資料顯示,縱觀明朝二百多年的宮廷史,宮女們一般有七大悲慘結局:

    宮女違規時被處以“提鈴”、“墩鎖”和“板著”之罰。

    明代的宮女們是被嚴格控製的。她們除了完成各種苦役之外,還要經常在知書女內官的教習下讀《女訓》、《女孝經》等書以扭曲她們的心靈,成為統治者的玩弄對象。宮女稍有違規者,將被處以“提鈴”、“墩鎖”和“板著”。所謂“提鈴”,就是受罰宮女每夜自明宮德乾清宮門到日精門、月華門,然後回到乾清宮前。

    徐行正步,風雨不阻,高唱天下太平,聲援而長,與鈴聲相應,這是一般的。所謂的“墩鎖”,是一個刑具的名字。它高約20厘米,一尺見方的木箱。上蓋有四個洞,分別鎖住手腳。由於宮女無法站立而得名。而“板著”就是受罰宮女麵向北方立定,彎腰伸出雙臂來,用手扳住兩腳。不許身體彎曲,一直要持續一個時辰(即兩個小時),一般情況是受罰宮女必定頭暈目眩,僵仆臥地,甚至嘔吐成疾,最後殞命。

    宮女一旦生病便處於無醫診治、自生自滅的境地。

    明朝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以證取藥。”宮嬪尚且如此,宮女自不待言。據《明宮史》記載:在金鼇玉水橋西、欞星門迤北羊房夾道,也就是今天的養蜂夾道,有內安樂堂,其中“有掌司總其事者二三十人。凡宮人病老或有罪,先發此處,待年久方再發外之浣衣局也。”這就是說,宮人得了病,或是年老了,要和有罪的人一樣,發配到這裏靠自己的生命力延續時日,其實就是等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