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5章,科學的探索精神(2/4)

作者:牛家一郎字數:8852更新時間:2022-08-22 06:30:31

    簡單點說這個穀神星的身份定位在國際上一直存在爭議,就像是冥王星一樣,開始被定位為是和八大行星一樣的地位,後來隨著對宇宙的認識,又把它給降級為矮行星。

    而這顆穀神星一開始被認為是最大的小行星,但是後來隨著對它的深入研究,天文學家們又把它進行了升級,歸類到矮行星序列,和冥王星是同一個級別。

    “發現穀神星,發現穀神星!”

    沉悶的太空飛船中,被這個消息引爆!

    穀神星是這次科學考察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作為小行星帶已經發現的最大的小行星,甚至被最新的天文國際會有定位為矮行星,因為它基本具有圓形,有穩定的繞日軌道,隻是沒有清空自己軌道上其他的小行星。

    最重要的是穀神星不僅僅是小行星帶最大的星體,更重要的是根據前期的觀察推斷,穀神星上麵應該有大量的水資源。

    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是查清楚穀神星上麵神秘的白色亮點,這到底是什麽東西!

    “穀神星現在的速度為16公裏每秒,公轉軌道半徑4.12億公裏,正處於回落的狀態,速度在輕微的增加!”

    “目前距離穀神星4239公裏!”

    ……

    “終於發現穀神星了,我還以為它藏到那個旮旯裏去了呢!”得到消息的李複匆忙趕了過來,穀神星是這次科考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進行小行星帶已經十多天的時間,可就是沒有發現它的蹤跡,還真是一個玩捉迷藏的高手。

    “你別說這個穀神星啊,當初可是先被科學家用公式推導出來,然後科學家重點在小行星帶觀察才發現了它!”說起太陽係這些行星的故事,研究天文學的唐泊遠自然是知道的非常清楚。

    “哦,還有這樣的故事?說來聽聽!”李複一聽就來興趣。

    “是啊,反正也無聊呢,說來聽聽解解悶!”其他的人也都興趣大增,在這太空之中還真是沒什麽事情可做,特別是飛行的時候,聽聽故事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悶方法。

    1766年,德國有一位名叫約翰提丟斯的中學教師在研究一組數列的時候,他發現這組數列的每一項與當時已知的6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陽的距離比例(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定為1個天文單位)有著一定的聯係。

    提丟斯的朋友,天文學家波得深知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就於1772年公布了提丟斯的這一發現,這串數從此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重視;並被稱為提丟斯——波得定律即太陽係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當時,人們還沒有發現天王星、海王星,以為土星就是距太陽最遠的行星。

    1781年,英籍德國人赫歇爾在接近19.6天文單位的位置上(即數列中的第八項)發現了天王星,從此,人們就對這一定則深信不疑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