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章,建國者決定國運(1/3)

作者:牛家一郎字數:6942更新時間:2022-08-22 06:31:00

    一個國家的未來就是由這個國家剛剛開始建立的那群人所決定,縱觀古今中外的曆史,每一個朝代的命運都跟當初建立這個朝代的人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李淵本身就是一個大世家、大貴族出身,所以他的眼光和見識是非同尋常的,他很清楚一個國家該如何去治理,同時如何去控製自己的國家。

    所以唐朝是曆史中少數幾個沒有殺害開國功臣的朝代,並且一直善待功臣的後代,有一種海納百川的大氣,敢於利用任何有能力的人才,沿襲隋朝的三省六部製度,開創了中國曆史中最輝煌的朝代。

    到了宋超的時候,宋超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他是一個軍人出身,而且是通過軍事政變獲得政權的,他就很清楚控製軍隊的重要性,所以他“杯酒釋兵權”,那些跟隨他打江山的開國功臣雖然沒有唐朝那樣一直身居要職,但也算是得了善終。

    同時趙匡胤很清楚商業的重要性,他很明白土地一年的產出從古至今都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能夠讓百姓過上好生活的還是要依靠商業,所以宋朝商業非常盛行,政府非常有錢,對外年年賠款,對內還要供養龐大的軍隊,竟然沒有任何的壓力,百姓的生活也非常不錯,不過宋朝對外非常軟弱,這跟趙匡胤防備武將的是密不可分的,重文輕武!

    到了明朝的時候,明朝的開國朱元璋,出身農民,見識和眼界跟前麵的兩位相比根本就沒得比,他從小就受到了地主的欺壓,惡吏的欺淩,所以他的骨子裏就非常的恨那些當官的,同時又兼有農民小氣的性格。

    所以他當了皇帝之後,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曆朝曆代以來最低的,劉伯溫身為最高的官員,一年的俸祿都不夠養家糊口,可想而知其他各級的官員,這一點將朱元璋農民的小家子氣體現的淋漓盡致。

    同時朱元璋又動不動就找個借口對有功之臣進行大開殺戒,剝皮實草、滿門被殺的多的是,對於官員也是動不動就大開殺戒,一次死個幾百人都是小事,充分的體現了他內心之中的自卑和不自信。

    朱元璋的這些政策導致的結果是什麽樣的呢?那就是明朝的貪官比起任何朝代來都要多,官員都吃不飽,沒辦法養家糊口,你叫他怎麽去辦事?

    貪汙腐敗、官商勾結、賣官鬻爵、結黨營私,在明朝的時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了,以至於整個國家都被這些官員給腐蝕,被這些蛀蟲給挖空,前線和韃子打的火熱,後麵那些官商還能不斷的給敵人送糧食、送兵器,以至於漢人的江山又再一次的落到了異族的統治之中。

    扯了一堆廢話就是想說建國之初的那群人決定了這個國家和朝代的氣數!

    炎黃帝國的建立者是一群科學家、工程師、企業管理者,這裏沒有任何的政治家,也沒有任何的軍人,更沒有農民,他們建立的國家會是怎樣的?將來又會有什麽樣的命運?

    炎黃帝國采用四權分立的製度,所謂四權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權力外加一個監督權。

    行政權力掌握在以內閣為首的政府手中,國會掌握立法權力,帝國法院掌握司法權力,帝國皇帝掌握監督權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