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7章 千鈞一發(2/3)

作者:虎臣字數:6734更新時間:2022-08-29 14:43:19

    這年都買官賣官可都有明鞍標價的,而且錢也值錢。

    一省的督撫夏冬兩季給內閣閣老所送的冰敬和炭火也不過三千兩,兩千兩銀子一出手,弄不好就能整個江浙富庶之地的縣丞,幹上一任,連本帶利都回來了。

    關鍵是當官過癮啊!

    讀書人十年寒窗,不都是以做官為最高理想嗎?

    再則,此事一旦弄大,他林文六的名聲可就算是響徹全國了,妥妥一個大名士,清流中堅的名氣到手。這年頭,文風鼎盛,名聲就是錢啊!

    於是,琢磨了幾日,在說服丈人和小舅子之後,林文六就將帖子如雪片一樣發出去,說順天府勾結廠衛暴力拆遷,殘害百姓。致使堂堂舉人即將露宿街頭,這是對讀書種子的極大挑釁,望在京城的正人君子們與他一道共倡義舉,找順天府要個說法。

    明朝有功名的讀書人早已經變成了一個特權階層,這群人無論是在家種田還是做生意,都不需要交納任何賦稅。而且,這些人大多充任地方的族長、裏保、衙門書辦,地方但有事,隻要不是命案,他們可以自行解決。

    大明政權不下縣,基礎組織基本掌握在這群讀書人手裏。

    而且,士子們自視甚高,作為人上人,自然不能和普通百姓一樣。這次差遣,普通百姓賠償一百兩,咱們怎麽說得翻是十倍才不算是玷汙了讀書人的身份。

    因此,林文六的帖子一發出來,與他相熟的幾個秀才舉人就出離的憤怒了。

    於是,這幾人又發出帖子,傳播正義的呼聲。

    正能量以裂變的方式擴散,很快,順天府衙門口就積聚了上百位儒生。

    這種情形如果放在朱元璋時代,早被廠衛一網打盡,然後順藤摸瓜,抄家的抄家,殺頭的殺頭,未必不弄成一件大案。

    可現在是弘治年間,文官集團已經形成一股可以左右朝野輿論,把握國家大政方針的利益團體,對於士大人的政策,甚至比北宋時期還優厚。一旦讀書人鬧事,朝廷第一時間隻會從自己身上和體製上找問題,然後開出條件安撫士心。

    事情的發展趨勢果然如林文六所想象的那樣,順天府一遇到這事,就緊閉大門,再不敢同他們多說一句廢話。

    至於錦衣衛,更是不敢將大隊人馬開過來。隻派了一個人微言輕的普通錦衣衛士過來晃了一圈,然後抱頭鼠竄地躲進了衙門裏。

    士子們還在罵著,陸續又有十多個秀才慕名而來,加入正義的隊伍。

    林文六一想起這事若能順利解決,自己財、名皆收的美好前景,心中笑得更歡。

    但旁邊於他相熟的一個五十出頭的窮秀才卻憂心忡忡道:“林兄,這天氣實在太熱,雖然拖延下去,來聲援的士子也會越來越多,聲勢也必將越發地大起來,對我等也有好處。可人心這種東西最是難以琢磨,怕就怕大家經不住這種熱,將氣泄了。順天府高掛免戰牌,分明使的就是一個拖字訣。隻要拖到晚飯時,大家肚子餓了,都回家去吃飯。再要招集到這麽多人就難了。”

    這人姓名廖,乃是同林文六一起在士林混跡的老友,同他一樣窮困潦倒。在此事之前,林文六答應給他三十兩銀子的辛苦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