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11章 解額考試(2/2)

作者:虎臣字數:4290更新時間:2022-08-29 14:46:22

    隻要你有秀才功名,想考舉人,自報名參加就是了。

    不過,陝西這個地方比較特殊,地方實在太大。元朝時的寧夏、陝西、甘肅、青海都合在一起,成為陝西布政使司,縣份多,朝廷給下來的考生名額也不夠用了。

    而且,陝西,尤其是關中地區的文教自永樂年開始就異常發達,到弘治年更是出了李夢陽、康海這樣的大名士。說起讀書之風,近年竟不比江南遜色多少。

    今年,堂堂扶風縣,竟然隻分得了九個考生名額。

    扶風縣秀才多了去了的,有在儒學念書的,有多年念儒學害羞了坐館教書去的,還有充幕府吃大戶的,至少那是二百多人。這麽多人都想去科場上碰碰運氣,數目有限,沒辦法,隻得考。

    蘇木蘇狀元代表朝廷巡按陝西學政之後,出了個命令:扶縣赴西安鄉試的秀才,欽定為三等各三人,即九個解額,核準九人代表本縣赴西安鄉試,是正解選手。

    省上學政大老爺大宗師親自來考,設了六等成績,取前三等,即優、良、合格,從這三等的卷子裏剔出前三名,湊成九個解額。

    謝自然在家裏休息了兩日,省上就下來一個學政老爺,主持了一場考試。

    考試倒也簡單,就出了一道八股時文。

    謝自然也不怎麽將科舉放在心上,就隨意地作了一篇。

    學政當天就審完了卷子,定下名次,謝自然竟然拿了頭名。

    說來也怪,黃東這人讀書本不成,考試成績排在後麵,僅僅得了個合格。可也是他運氣使然,在合格這等中,恰恰得了第三,按照規矩,得了個解額,如果明朝有眼鏡的話,肯定要落上一地。

    成績好的,就算地得了優,隻要不進前三,也去不成鄉試考場。黃東學業不佳,卻因為得了合格的第三,竟去成了。

    看來,這朝廷的製度也有大問題。

    消息一出來,樂得黃秀才差點發瘋,見人就笑,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

    說句實在話,謝自然本就有才。否則也不會在四年之內從一個學童考成秀才相公。對於這場考試,他也有信心,中了也不意外。

    當下,就收拾好行裝,準備出發。

    離本屆陝西鄉試也隻剩半個月時間,辛知縣也不敢耽擱。解額考試一出來,第二天就下了帖子給各個考生讓他們上路,並附上四兩銀子路費,這叫催送。

    從扶風到西安也不過三五日路程,四兩銀子足夠考生在西安使用,還能過得很奢侈。要知道,尋常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也不過三四錢呢!

    所以說,隻要得一個解額,一年的生活費用就有了。

    因此,必須要考。

    辛知縣又在東門紮了彩棚,給本縣的九個考生送行,這叫躍龍門儀式。

    古代文娛生活貧乏,難得有這麽個熱鬧看,幾乎全縣城的百姓都跑了過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