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零七章院士(1/3)

作者:瘋子C字數:6750更新時間:2022-09-26 23:20:57

    第一百零七章院士

    2010年8月30日

    備受矚目的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城隆重召開,吸引了全國人的目光,畢竟院士代表著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麵的最高學術稱號,是終身榮譽。

    共和國成立以來,在1955年華夏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233人,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名著名科學家進入共和國第一批院士的行列。到了1994年學部委員改稱院士。可以說院士在華夏擁有著極高的地位,代表著某一領域的權威。

    截止到目前,華夏科學院院士1100餘人,華夏工程院院士有700多名,其中有一些人身兼兩院院士資格。

    院士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自身院士津貼標準每人每年為1萬元!

    是的,院士所獲得的津貼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代表榮譽。

    曾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曾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院士候選人的推薦隻有兩種途徑,一是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曾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即可;二是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華夏科研所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係統推薦候選人。

    此次兩院院士大會,共有1215名院士參加,除此之外還有23位外籍院士,院士候選名單也在之前就被公布了。

    而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秦元清進入院士候選名單,而且還不是單一院士,而是華夏科學院院士和華夏工程院院士的候選名單。

    一旦秦元清增選為院士,那麽將會成為共和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院士。此前這記錄的保持者是盧科,盧科1965年出生於中原省,1990年參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學社,工學博士,30歲成為華夏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生導師,2003年38歲的時候被增選為華夏科學院院士。

    而如果今年秦元清被增選為院士,將會將這個記錄大大提前,因為今年秦元清也就20歲。

    兩院院士大會剛剛開始,關於秦元清進入增選院士候選名單,就已經在新聞上爭吵不休,有記者采訪一些老一輩院士,一些老院士就明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秦元清還太年輕了,雖然作出不俗的成績,但是同樣有很多老專家一輩子勤勤懇懇,排隊已經排了很久,應該將機會讓給這些老專家。

    而一些院士則是認為,有誌不在年高,達者為先,既然秦元清作出世界公認的成績,水平在華夏首屈一指,就應該當選。能者上,這是世界公認的準則。

    這一次秦元清進入院士候選名單,是因為水木大學推薦秦元清,而理由是秦元清在數學領域證明了周氏猜想、孿生素數猜想,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拉馬努金獎、沃爾夫數學獎。在應用領域,研發了汽車發動機,使得我國發動機位列世界頂級,補足不足,為我國汽車工業和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這也是水木、燕大這等重點高校的優勢,影響力延伸至方方麵麵,就如這次一個報道,高校及華科院的院士占據了1/3的大比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