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1/3)

作者:瘋子C字數:6582更新時間:2022-09-26 23:22:46

    第三百二十六章對撞機會議

    一間會議室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建議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王院士首先進行發言:“對於華夏來說,這是能夠引領世界基礎物理研究,最好的機會!”

    秦元清聽著王院士的發言,然後翻看著。此次的會議資料,再一看會議室,除了王院士、楊老等人外,還有丘成桐也在,加上秦元清總共13位頂尖學者。

    這位王院士雖然去年剛當選院士,但是在高能物理方麵頗有些建樹,其長期從事高能物理實驗研究,在中微子方麵,是大亞灣實驗方案的主要提出者,領導完成其設計、建設與研究;提出並領導了江門中微子實驗。在正負電子對撞方麵,領導了京城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新的京城譜儀的設計、建造及前期的研究。

    王院士在1984年從金陵大學畢業後前往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中心,參加物理學家丁肇中領導的L3實驗,專業研究高能粒子,可以說研究高能粒子已經三十餘年,在高能物理也取得不小的成績,去年更是獲得基礎物理學突破獎,這個獎單項獎金高達300萬美元。

    而這份關於華夏建設大型電子對撞機就是他提出來的,還拉上丘成桐等幾位頂尖學者聯合簽名。

    “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可以使我們成為世界粒子物理研究的中心,牢牢建立華夏的領先地位。同時我們可以在一下技術方麵實現國產化、並領先國際。”王院士激情澎湃地說道:“這不但可以讓我國擺脫CERN的限製,獲得在高能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而且可以讓我國成為世界高能物理的中心,會像歐洲CERN那樣吸引全世界數以萬計頂尖學者前來我國定居,也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的國際形象。”

    “大型對撞機如果不能發現新粒子或新現象,也會使我們對物理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就像邁克爾遜-莫雷實驗沒有發現以太,但對物理學,特別是相對論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一樣。”王院士繼續說道:“環形對撞機是一個理想的希格斯粒子工廠,希格斯粒子,是目前粒子物理研究未知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

    其他幾個聯名簽字的學者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原本高能物理中心是即將從歐洲轉移到北美,但是就是因為歐洲建立了CERN,因此鞏固了自己是世界高能物理中心的地位,長期有數以萬計的物理學家在CERN工作,為歐洲發展提供智力,這無疑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

    “楊老,您是兩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而且從事的是理論物理,在高能物理方麵您是專家,您覺得我們該建大型粒子對撞機麽?”領導看向楊老,問道。

    雖然說提交建議有六位頂尖學者聯合簽名,但是上級並沒有直接拍板,而是舉行論證會,論證是否有建設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必要。

    畢竟2000億的建設費用,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哪怕並不是一年就投入這麽多,但是也是一大筆錢,華夏雖然這些年財政都有盈餘,但是也不能敗家不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