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四十章表彰大會(1/2)

作者:瘋子C字數:4528更新時間:2022-09-26 23:24:36

    2024年9月30日

    京城的一間大禮堂,‘金烏工程’一階段表彰大會,在大會主持者的致辭與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帷幕。

    在表彰大會上,院長向在‘金烏工程’中作出傑出貢獻的研究人員,親自頒發了三十枚金色的紀念勳章以及鮮紅色的證書,並對這些奮鬥在科研陣線的第一線上、擁有傑出貢獻的科研工作者,表示了崇高的謝意。

    院長從華夏的可控核聚變曆史的發源開始說起,在那1958年的春天,華夏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二部,對磁約束聚變的研究正式立項,拉開了可控聚變研究的序幕。

    一直以來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華夏屬於追趕者,20世紀期間,相關科研人員在缺少經費以及艱苦的環境下堅持著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21世紀,隨著華夏經濟的發展,華夏可控核聚變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所獲得的科研經費每年都在增加,到了2003年更是加入ITER計劃,以出9%經費而得以加入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接觸世界最先進的可控核聚變的理論、技術以及方案。

    再到後麵,EAST落戶廬州,EAST是超托卡馬克反應體部分,它的結構和應用的技術與規劃中的ITER完全一樣,沒有的僅僅是換能部分。它第一次采用了非圓形垂直截麵,目的是在不增加環形直徑的前提下增加反應體的體積,提高磁場效率。第一次全部采用了液氦無損耗的超導體係。而且它還是第一個具有主動冷卻結構的托卡馬克。m.x33xs.

    當然華夏可控核聚變在21世紀第三個十年迎來了裏程碑的旅程,秦元清編寫了可控核聚變項目建議書,力推可控核聚變,然後就有了華夏的‘金烏工程’,曆經數年的努力,終於在2024年可以宣布華夏真正掌握了可控核聚變。

    從1958年對磁約束聚變的研究正式立項,再到2024年的真正實現,前後經曆了近70個年頭,可謂是經曆了三代人的時間!

    隨著致辭結束,隨著雄壯著音樂響起,一個個被念到名字的科研人員,起身向著舞台走去,一路上有攝像燈跟著,然後就是關於這位獲獎的科研人員的資料和介紹。

    這是國家層麵的獎勵,雖然物質獎勵比不上指揮部層麵的獎勵,但是毫無疑問它的含金量卻是遠超指揮部層麵的獎勵!

    每一枚金光閃閃的勳章以及那本鮮紅色的證書,那是真正的重如泰山,是對他們最大的嘉獎,這種嘉獎遠不是一百萬、二百萬或者一千萬現金所能相比的。

    有著這一枚金光閃閃的勳章以及那本鮮紅色的證書,哪怕日後做不動了,退休了,過著弄孫之樂的晚年生活,他們也可以拿著勳章和證書自豪地跟孫子說起自己從事了一項偉大的事業,這一份事業對於人類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秦元清望著掛在自己胸前這枚金光閃爍的勳章以及手中那本鮮紅色的證書,也是很無奈。

    原本按照他的打算,他是不想參與這種獎項的的參評,他不缺這點榮譽,所以把機會留給他人,因為他人需要這份榮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