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2章 音協壓力山大(1/2)

作者:小部字數:4394更新時間:2022-09-28 02:11:54

    三個月前,高句麗國家劇院團剛剛結束了一場世界巡演。

    在這次巡演中,他們采用了唐笛、奚琴、玄琴、伽倻琴、長鼓、洞簫等三十多種民族傳統樂器,又與鋼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完美融合,在全球音樂圈引發一陣轟動。

    不光全球媒體對此盛譽有加,甚至多位全球的頂尖的音樂人,在各自的社交媒體上,也不吝讚美之詞。

    搖滾天王danielkeller:“我一直相信人類文明的傳承中,一部分基因就刻在音樂裏。在高句麗國家劇院的演奏中,我看到了一些難以置信的東西,很難想象高句麗的祖先是如何聰明、巧妙地創造出了這些樂器。我想,這對我的創作是一個啟發。”

    大製作人麥克特納:“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嚐試在音樂中融入奚琴的元素的,它太美妙了,另外洞簫的聲音也很棒。感謝高句麗國家劇院,感謝這個奇妙的民族,他們的祖先是如此的浪漫。”

    這些評論和溢美之詞,經過向來自負的高句麗傳媒的誇大、傳播,如今已在亞洲掀起了一股專注高句麗傳統音樂的潮。

    至少現在,很多人都認識到,高句麗音樂曆史的輝煌和燦爛。

    高句麗國家劇院團,也因這次成功的演出而獲得了總統的接見,並且其幾位主創人員,還獲得了金木槿勳章。

    但是華夏樂壇,無論是歌手、主創,還是新聞媒體,卻大多對此隻字不提。

    不是氣量小,不是嫉妒,更不是瞧不起。

    而是,沒臉提!

    唐笛、伽倻琴、洞簫不可否認,這些樂器確實有高句麗自己的特色,也有他們自己對樂器的理解在裏麵。

    但更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樂器很多都出自華夏,或者至少是在華夏傳統樂器的基礎上改進的。

    這點,不光是咱們的史書中記得明明白白,連高句麗自己的史書中也這麽記載。

    而且不誇張的講,唐笛沒有華夏的短笛來的靈動、多變,玄琴就那幾根粗麻繩綁一塊,無論音色還是音質,都遠不如我們的琴和箏。

    可人家就是做的好,就是能將其融合進現代音樂中,碰撞出或靈動、或厚重的曆史感,你不得不服。

    就像,你不得不服人家的電視劇、綜藝、電影確實在亞洲獨領風騷。

    但這還不是最讓華夏音樂人難以啟齒的。

    最難以啟齒的是,全球文藝圈中,現在大批音樂人都認為,這就是高句麗民族獨創的樂器。

    他們在盛讚高句麗的祖先如何聰明、浪漫、巧奪天工

    他們也在盛讚現在的高句麗人,是如何的具有天賦和靈氣。

    而這些樂器真正的創造者,卻默默無聞。

    若不是範老和文三爺這幾年拚了老命,搞出了一些動靜,讓世人聽到了部分華夏古音,現在國際樂壇,沒準還認為華夏曆史上沒什麽音樂呢。

    別說老外,就連自己人也有這麽認為的。

    前幾年就有個做音樂出身的本國“公知”,在節目裏大放厥詞,說華夏民族沒有音樂,都怪老祖宗之類的雲雲。

    瞧瞧,那還能怪別人?

    所以,關於這次高句麗世界巡演的消息,國內音樂也好,媒體也罷,誰好意思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