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3章 新晉成員黃小牛(2/5)

作者:諾諾寶貝字數:12912更新時間:2022-10-05 09:06:49

    “還是得再多置辦些籮筐竹簟,都不夠曬放糧食的。”劉氏笑盈盈的抱怨著,真是沒想到還會有抱怨家裏的器具不夠盛放糧食的一天。www.x33xs.

    鄭豐穀點點頭,說:“還得找寶根打一個穀倉,不然這麽些糧食曬幹了都沒地兒藏。”

    分家的時候,這些細碎的東西分的也不多,總共才給了四張竹簟,三雙籮筐和一根扁擔,因為考慮到秋收時要用,鄭豐穀趕緊請鄰村的篾匠幫忙添置了好幾張竹簟和籮筐,但仍是不大夠用。

    最重要的穀倉也是萬萬不能缺的,這就得去請木匠幫忙了。

    這些事情,在分家前多是鄭大福和孫氏在操心,分家後事事都要自己擺弄,就發現家裏真是啥啥都缺,隻造了新房子還遠遠不能過安生日子。

    當然,房子是一個家裏最重要的家夥什。

    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桌邊盤算了盤算,說說家裏還要置辦些啥東西,文彬還很是有模有樣的拿出了紙筆將東西都一一列了下來,這寫下來一看,頓時把爹娘給驚了一跳。

    這滿滿當當的寫了一張紙,都是家裏缺了需要置辦的?

    劉氏不識字,就聽著文彬在那兒捧著紙一個個的往下念,小的有碗筷,大的有鍋灶,中間還有鋤頭釘耙等農具,連扁擔都僅有一根得再添兩根。

    不過像是削根扁擔支杆,打些簍子簸箕草墊這種簡單的活計,鄭豐穀都能自己上手。可像是編席子、篩子、笸籮、大籃子這種精細的活兒,就得去請篾匠師傅了。

    又比如,鄭豐穀能自己敲個小板凳出來,但大的穀倉、桌凳、水桶木盆就得去請木匠師傅,不然自己做出來的不像樣兒。

    劉氏聽得頭暈,“咋連灶頭都得買啊?”

    雲蘿就跟她說:“鎮上的那些小食販每天來來回回的都拉著一口小爐灶,咱就買那種。”

    “可咱也不需要每天來來回回的拉鍋灶,那牆角不是已經打了兩口灶了嗎??”

    雲蘿想了想,說道:“我們既然要開個食肆,隻一口兩口鍋灶怕是不夠呢,那屋子小,再打灶頭就擠不下了,還是買一兩個小巧的爐子,專門用來溫著熱湯熱粥,靠著牆擺放比灶頭省地方。”

    鄭豐穀點點頭,道:“是這麽個理兒,眼看著天就涼了,總不能開著鋪子卻讓客人吃冷的,確實得多備上幾個爐子,天冷了還能給屋裏添些熱氣。”

    說到天要冷了,雲蘿轉頭往鄭小弟麵前的紙上看了一眼,發現果然漏了很重要的幾樣東西,就說:“天冷了,家裏的被子都不夠呢。”

    分家出來,他們就隻有自己屋裏的兩床厚被子和兩張褥子,還是使用了多年,許多地方的棉花都板結成一塊一塊的,一點都不暖和了。

    “還有每個人的棉衣棉褲都不能缺。”

    劉氏嗔了她一眼,“你先前拿回家那麽多料子,還不夠給你們做上幾身新衣裳的呀?”

    “那買些新棉花,反正也要做幾床新被褥,買棉胎的時候再多稱幾斤棉花就夠了。”家裏每人的襖子裏塞的棉花也都很陳舊了,穿著硬邦邦的還不暖和,新衣服裏麵塞舊棉花什麽的,想想就覺得對不起新衣服。

    拉拉雜雜到後頭,發現缺的東西真是越說越多,劉氏禁不住的有些頭暈,忙揮揮手讓大家都散了,還是趕緊各自回屋睡覺去吧!

    次日早晨,將穀子挑到曬場去攤曬好,然後鄭豐穀就去老屋那裏借了牛車,帶著雲蘿一起往鎮上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