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2/4)

作者:鄒當榮字數:11658更新時間:2019-09-21 09:35:23

    1990年,邊海明為了有進一步的發展,先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長春電影製片廠,一邊跟他們合作出音像製品,一邊抓緊機會學習。在此期間,他參予拍攝了大量的電視劇、MTV等,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4年後,他回到長沙,辦了一個影視動畫廣告公司。不久,他在為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策劃、組織“湖南推銷爭霸”係列活動時,認識了他現在的妻子。結果,活動結束,他們的愛情也瓜熟蒂落,第二年舉行了婚禮。婚姻的穩定,使邊海明產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想法——他渴望事業也穩定下來。

    誰敢發動南方喜劇界“造星運動”?誰在狂言平分室內劇天下?這個“神仙”了不得!

    1995年3月,剛剛成立的湖南經濟電視台麵向全國招聘製片人。在近千名應聘者中,邊海明以優異的成績有幸成為建台元老之一。當時很多人都想不通:“邊海明自己幹得好好的,為什麽要到這個新開辦的電視台來呢?”甚至還有人懷疑他另有企圖。個別台領導也覺得邊海明是個遊俠一樣的人物,再加上褒貶不一的江湖傳聞,不知道他是否能夠誠心在台裏做一番事業,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當時給他安排了一個普通的編輯崗位,去做休閑節目《城市晚風》。邊海明知道,此時怎麽表白都沒有用,關鍵是能否用事實說話,向別人證明他邊海明到這裏來為的是什麽。一年下來,他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台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節目也確實編得不錯,《愛,那麽重……》還被評為建台頭一年的優秀專題節目。惟才是舉的台領導終於知人善用,讓他做了重頭欄目《經視卷宗》的製片人兼編導。

    那時侯,邊海明玩命地工作,經常通宵達旦,甚至連續幾天不睡,台裏的人都戲謔地稱他為“神仙”。新婚的妻子笑著說:“象你這樣一個星期難得回家一次,以後要有了孩子,還不知道會不會認識你呢。你倒好,把家裏弄得跟旅社一樣,想回來就住幾天,不想回來就睡在外麵。”由於邊海明長期不在家,妻子幹脆一日三餐都在娘家吃。突然有一天,邊海明忙完所有的工作,想在家裏吃一頓飯,就打電話讓妻子去做。當妻子走進廚房時,她驚訝地發現,油鹽罐子都已經生黴了。

    1997年7月,特大洪水襲擊湖南,邊海明和同事趙毅、梁曙三人攝製小組受命趕赴一線。19日淩晨,在災情最嚴重的益陽,台報道部主任電話告訴邊海明,抓緊采訪,抓緊拍攝,20分鍾的專題片將安排在第二天晚上播出。如果播不出來,一切責任由他這個製片人承擔。

    軍令如山倒。題材在哪裏?怎麽去找?領導都沒有具體交代。邊海明想:“這樣也好,我可以自由發揮。”他首先找到防汛指揮部,問哪裏有險情。指揮部的人說:“資陽區的某個重災區正在管湧。”邊海明當即決定:“到那裏去!”他和兩位同事馬上搭了一台農用的手扶拖拉機,顛簸了三四個小時,僅在路邊吃了一碗米粉,終於在天黑不久趕到了重災區。可是,這裏離管湧處還有五六裏水路,需要打赤腳趟過去。邊海明毫不猶豫地下了水。淩晨1點,當他們一行三人到達管湧地點,打亮攝像燈時,大堤上所有的人都鼓掌歡迎。作為新聞媒體,湖南經濟電視台第一個趕到這裏。

    那一刻,邊海明的心被再次震撼了。他帶著對解放軍官兵和抗洪民眾的崇敬通晚拍攝,從管湧到險情排除,整個過程都拍下來了。淩晨4點,省委副書記楊正午(現任湖南省省委書記)和其他新聞單位才匆匆趕來。此時,邊海明已經拍下了最精彩那些的鏡頭。淩晨6點,邊海明拍完這個專題,已經支撐不住了。他趟水路回去,坐車一路嘔吐著回到了長沙。然後,他來不及休息,馬上又投入了緊張的後期製作和審片。

    這期節目《啊!當兵的人》如期播出,好評如潮,後來還獲得了台裏的抗洪救災優秀節目獎。《經視卷宗》憑著這個專題以及《人生如歌》、《湖南名牌哪裏去了?》、《紡織大突圍》、《湘貨與廣貨》等多個獲獎節目,被評為湖南十大優秀電視節目之一。然而,該節目社會效益好,經濟收入卻不理想,台領導從電視市場化的角度考慮再三,決定忍痛割愛,讓邊海明重新做一檔周末娛樂節目《故事酒吧》。當時台領導正為《幸運1997》被湖南電視同行所“克隆”而氣憤,對邊海明即將製作的這個節目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要求自然也高,它要是前所未有的,同時也是別人無法“克隆”的。台長的話說得毫不含糊,沒有一點回旋餘地:“邊海明,從零開始,是驢子是馬你再拉出來溜一溜,節目搞不出來,那你就是葉公好龍,隻能優化組合到別的欄目去。你這個製片人那就隻能下崗!”經視的體製決定了經視的領導,一旦決策了就絕無戲言。邊海明被又一次“逼”上梁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