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 詭譎難揣度,豪壯終得獲終(2/3)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7252更新時間:2023-03-19 15:52:44

    況且,吳郡諸望族皆已通過揚武將軍,向老夫人謝罪。”

    趙旻長長鬆了口氣。

    “如此甚善!”

    呂範笑道:“從文不必多慮,而今曹孟德赴義,吳郡士族不得強援,已無力再行不義之舉。”

    趙旻頷首:“但願如此!子衡兄請!”

    呂範告辭離去後,趙旻立於堂前怔怔出神。

    權力…

    陶謙為此改換陣營、曹操為此機關算盡迎奉天子…

    吳郡士族為此不惜弑主、劉協為此喪心病狂…

    塔讀@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咱們探討一下“漢中小王國”的性質歸屬。

    張魯在漢中,置義米義肉,乍看之下似乎是個“人間烏托邦”;

    實際上,魯對漢中百姓的刻剝程度,與同時代軍閥並無二致,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又因其寵佞豪強,故漢中百姓承受了雙重剝削,災難更甚。

    探討張魯政權的“宗教色彩”,繞不開的人物就是張修。

    張修是在魯之前、盤踞漢中的宗教頭目,其“五鬥米道”與巨鹿張角的“太平清領道”源出一脈。故修亦被視作“黃巾支黨”。

    熹平中,妖賊大起,三輔有駱曜。光和中,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脩。--《典略》

    注:脩即修。

    中平五年(188)劉焉入川後使張魯為督義司馬,攻伐漢中,招降張修。

    而後張魯殺修,代修自立。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魯既得漢中,遂複殺張脩而並其眾。--《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傳》

    魯祖張陵、父張衡在《三國誌》記述中,為五鬥米道創始人。

    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鬥米,故世號米賊。陵死,子衡行其道。--《魏書八張魯傳》

    按說魯家三代嫡傳,應有家學淵源;卻與“後起之秀”張修“惑眾漢中”的記載嚴重衝突。

    對此,後世史家解釋紛紜,各執一詞。

    一說“張修”是“張衡”的誤寫。即“張修為張魯之父”。裴鬆之即持此論。但此說甚謬,無法解釋“張魯殺修”的記載。

    臣(裴)鬆之謂:“張脩”應是“張衡”之誤,非《典略》之失,則傳寫之誤。--《三國誌》引注

    一說“張修”與“張魯”本為劉焉帳下別部司馬,二人入漢中後、因爭權火並。

    陳壽與範曄均因襲此說。

    但此又與範氏《後漢書靈帝紀》中“中平元年、巴郡妖巫張修叛亂”的記載嚴重衝突。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遂任(張)魯以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將兵掩殺漢中太守蘇固。--《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傳》

    莫說劉宋時代的範曄(398-445)不能審其本末,便是三國時代的學者,關於張修與張魯,究竟誰為正統,也是莫衷一是,相爭不下。

    巴西陳壽,支持張魯是“五鬥嫡傳”;

    京兆魚豢,則一口咬定張修是“漢中教宗”。

    巴西與京兆,距離漢中都很近,取材可信度較高;

    而陳壽與魚豢,也係同時代人物。

    壽著《三國誌》,豢撰《魏略》及《典略》,皆不朽之作。

    可見,張修與張魯的關係,在當時就是個“未解之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