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章 所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1(5/5)

作者:雲垂賞竹濤字數:14368更新時間:2023-05-26 13:07:31

    一般觀點,往往將曹叡此舉視作對曹丕既定政策的延續,但實際這一邏輯存在問題。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曹丕壓製宗親,是因為他本人深受奪嫡之困,不得不如此;

    曹叡無此困擾,又有何必要沿襲曹丕之故跡?

    如若仔細觀察曹叡的監視對象,便會發現曹叡壓製宗親,主要是針對曹植。

    彼時“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伍2⓪.С○м҈

    如此待遇已經堪稱峻急,而“(曹)植以前過,事事複減半”。

    顯而易見,在諸多受到迫害的藩王中,曹植的受害程度最深。

    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又(曹)植以前過,事事複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魏書陳思王傳》

    《陳思王傳》中輯錄了大量曹植對曹叡的上書,疏文多次提到“禁錮明時”、“兄弟乖絕”,言辭可謂悲戚;

    曹叡雖然“優文答報”,但也並未因此放鬆對曹植的監視。

    至於臣者,人道絕緒,禁錮明時,臣竊自傷也……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絕,吉凶之問塞,慶吊之禮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魏書陳思王傳》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按《陳思王傳》,自曹叡繼位伊始,曹植這個骨肉至親的皇叔便無緣瞻仰聖顏,而他也在日複一日的上書中蹉跎歲月,直至太和六年(232)鬱鬱而終。

    (曹)植每欲求別見(曹叡)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既還,悵然絕望……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時年四十一。--《魏書陳思王傳》

    不難看出,曹叡根本就不想見這個叔父。

    其實曹植與曹丕雖為政敵,但與曹叡並無矛盾。

    究其根源,無外乎曹植與甄氏昔日曾有過一段隱晦的曖昧關係,令身為天子的曹叡羞憤且難堪。

    其人因此對曹植刻意回避,甚至屢加迫害。

    直至曹植逝世,曹叡仍不忘處理與叔父有關的線索。

    他詔令尚書、秘書、中書三府與鴻臚寺,將與曹植相關的案卷材料全部銷毀,將一切可能影響到其人母子形象的蛛絲馬跡,從曆史中徹底抹去。

    其收黃初中諸奏(曹)植罪狀,公卿已下議尚書、秘書、中書三府、大鴻臚者皆削除之。撰錄(曹)植前後所著賦頌詩銘雜論凡百餘篇,副藏內外。--《魏書陳思王傳》

    曹丕見異思遷,寡恩薄幸,為夫不義,為父不仁;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甄氏專擅善妒,禍及愛子,為妻不賢,為母不慧;

    曹叡任心而行,昧於禮法,為君失道,為子不孝。

    嗚呼!好一出悲慘的皇家家庭倫理劇!

    一言蔽之,文、明二帝,論功績可為中才之主,論親情則是人間悲劇。

    而在這樁悲劇的漩渦中央,則是甄氏之亡魂。

    無情最是帝王家,良有以也。

    也正是這一樁樁人間悲劇,塑造出一張張病態麵孔:

    它令“仁冠群子、名昭海內”的多情之人淪為殘害發妻、“以糠塞口”的無情之輩;

    它令“天姿秀出”、“好學多識”的風華少年變作“宮館是營”、“錄奪士女”的荒淫之徒;

    它也令“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絕代佳人化作一抔黃砂殘土,隨風消逝。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它將最初的美好恬淡,扭曲為最終的恐怖模樣。

    甄後之誅,由郭後之寵,及殯,令被發覆麵,以糠塞口。--《漢晉春秋》

    昔者,(明)帝從文帝獵,見子母鹿。文帝殺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從,曰:“陛下已殺其母,臣不忍複殺其子。”

    每讀於此,扼腕歎息不已!

    悲哉!

    悲哉!

    悲哉!

    。您提供大神雲垂賞竹濤的漢末雄風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