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節 雷鋒(1/2)

作者:馮毅,雷永升字數:4862更新時間:2019-09-22 04:26:06

    (1940—1962)

    “人物小傳”雷鋒,男,湖南省望城縣人,中共黨員。1960年1月入伍,在沈陽軍區當汽車兵,他自覺把毛澤東著作當作“糧食”、“武器”、“方向盤”,以“螺絲釘精神”堅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1962年8月因公殉職。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誌題詞發出“向雷鋒同誌學習”的號召。3月5日,如今已成為永遠的“學雷鋒紀念日”。

    偉大的普通一兵

    雷鋒7歲時淪為孤兒,1956年小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先在鄉政府當通訊員,後來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一次,他跟縣委張書記去下鄉,邊走邊聊天。走著走著,雷鋒覺得腳下被一個什麽東西絆了一下,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鏽的螺絲釘,便一腳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什麽?”雷鋒說:“一顆破螺絲釘。”張書記聽了,一聲不響,從草叢裏撿起那顆螺絲釘,擦幹淨,裝進了上衣口袋。雷鋒暗自覺得奇怪,但當時也沒好意思多問。

    過了幾天,雷鋒跟著張書記到縣機械廠開現場會。在機械廠,張書記把撿來的那顆螺絲釘交給廠長。廠長有點納悶。張書記就問廠長:“如果這機床上少了一顆螺絲釘,機床還會轉動嗎?”廠長說:“那就要出毛病了。”這件事很小,小得就像那顆螺絲釘微不足道,但對雷鋒的影響是巨大的。他明白了縣委書記為什麽要撿那顆小小的螺絲釘了。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出了自己的體會,表示自己要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那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工作。還體會到我們國家的底子還薄,處處要艱苦奮鬥,一顆螺絲釘也不能浪費。

    1960年,雷鋒應征入伍,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他更加自覺地把毛澤東思想當作“糧食”、“武器”和“方向盤”,以“釘子”精神擠時間刻苦學習,立誌要當一顆有益於黨和人民的“螺絲釘”。

    雷鋒當的是汽車兵,他一方麵立足崗位刻苦學習軍事技術和駕駛技術,一方麵如饑似渴地學習毛澤東著作。每天晚飯後,除了參加必要的活動,雷鋒其餘時間都用來讀書。熄燈後,他怕影響同誌們休息,車場工具室、廚房、司務長宿舍、連部辦公室,都是他學習的地方。此外,即使是在參加一些必要活動時,他也爭分奪秒地擠出時間來學習,唯恐浪費了任何一點可以用於學習的時間。

    一天,在看電影的時候,有個姓賈的小同學,在電影放映之前,發現前排座位上,有一個解放軍叔叔,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書。小賈出於好奇,往前湊了湊,想看看究竟是什麽書使這位解放軍叔叔看得這樣入迷。他探過頭去看書,見是一本《毛澤東選集》,便問道:“叔叔,這麽一點兒時間,你還抓緊看書啊!”雷鋒說:“我已經看了三四頁了。時間短,可以看一頁是一頁,積少成多。學習,就得靠抓緊時間。”

    雷鋒把“為人民服務”、“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看做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和快樂,立誌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他在日記中寫道:“我活著,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1960年的八九月間,雷鋒所在團政治處連續收到兩封來自地方的表揚信。一封來自撫順市望花區和平公社,感謝雷鋒支援他們一百元錢;另一封來自中共遼陽市委,熱情讚揚雷鋒給災區人民寄去一百元錢的高尚精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