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張華(1/2)

作者:馮毅,雷永升字數:5076更新時間:2019-09-22 04:26:14

    (1958—1982)

    “人物小傳”張華,男,黑龍江省虎林縣人,中共黨員。1964年在虎林上小學;1975年下鄉饒河農場,1977年1月入伍,1979年入黨。1982年7月11日,因搶救落入糞池的老人而犧牲。1982年11月25日,中央軍委授予他“富於理想、勇於獻身的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

    用生命奏響理想之歌

    張華出生於軍人家庭,在家人眼裏,他從小就跟大家不一樣,長相不一樣,性格也不一樣。張華父母有四個子女,張華雙眼皮,長得像他母親,其他三個都是單眼皮,像他父親。在性格方麵,張華比較外向,喜歡跟人交往、接觸,活動力強,尤其喜歡體育運動,乒乓球、籃球都打得很好。雖然有些調皮,但喜歡學習,他一直也是姊妹四個學習最好的一個。

    1975年,張華中學畢業,到堯河縣知青點插隊。當時這個知青點是頭一批接受知識青年,一起跟張華下鄉的有30多個知青。在知青點,因張華為人熱情,性格開朗,很快就當上了知青點的副場長,場長是縣農機公司的一個職工。

    1977年,張華參軍,到了空軍某部的場站保管室。1979年,張華從部隊考入了夢寐以求第四軍醫大學。知道他考上大學的消息,全家人都為他感到自豪和驕傲。麵對嶄新的大學生活,張華在日記中寫道:“我認為,人要有信仰、有方向地生活,我們不僅要在外表上像個大學生,更重要的是從心靈上、道德上、知識上、修養上,是個大學生。”

    晨曦初露,校園的空氣格外清新,收操歸來的同學們開始了早讀。操場四周,到處都是琅琅的讀書聲。“張華,你在讀什麽呢?”同班同學杜振波聽到張華與眾不同的朗讀聲,一陣新奇,走過來問。

    張華翻過書皮說:“這本書寫得真好!”杜振波一看,封麵上印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杜振波是張華的知心好友,他倆同住一張高低床。早在進校不久,張華喜歡讀的書就給杜振波留下了深刻印象。張華入學時帶著一個小木箱,裝著滿滿的書,有《毛澤東選集》《共產黨宣言》等。上學後,他還用津貼新購了不少政治讀物,小木箱裝不下了,就找杜振波借大箱子。

    杜振波幾次提出:“張華,這些書到處都有,還保存幹啥!”張華總是說:“保存起來,可以隨時拿出來看。”

    張華對雷鋒,一直懷有一種深厚的感情。他在一則日記裏寫道:“雷鋒啊,我的戰友,你的生命在我身上延續,你的熱血在我身上沸騰,你的思想在我身上紮根。”

    正是有這樣的信念支撐,同學和他相處,常常會感到他火一樣的熱情。同學生病了,張華會把奶粉和蜂蜜衝好送到床前;戰友的棉鞋濕了,他會悄悄地把自己的鞋送過去;同學的父親病故了,他會用自己的錢為同學買回家的車票、罐頭、糕點。放假途中,他繞道700多公裏,護送一位在火車上分娩的婦女回家;家鄉遇上洪水,他自己的家浸泡在2米多深的洪水中,他卻幫助4戶工人脫離險境,打撈被洪水衝走的財物;公交車上,他正義凜然地從小偷手中奪過乘客的錢包……

    1982年7月份,張華在校的理論課學習結束了,馬上就放假了,同學們都在準備回老家。暑假後,他們將奔赴全國各地實習。7月11日是個星期天。因為暑假要回家探親,張華就趁周末進城給家人買些禮物,順便也把襯衣補一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