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五十三章 於謙不咬餌(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4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21

    大明除了洪武、永樂年間,對肉食者,依舊是太過於寬宥了。

    朱祁鈺是從論語、孟子、禮記裏麵選了隨便選擇了三句倡議節儉、勤勉的詞句,讓學子們自由發揮,策問也比較簡單的主要從道、德、功,三個方麵去入手。

    “臣不看。”於謙頭皮發麻,皇帝又在下餌。

    科舉本來不管他的事兒,這要是出個科舉舞弊案,他不是憑白受牽連,多看一眼,算他輸。

    朱祁鈺歎息,於謙他不咬餌兒。

    自從李賓言離京之後,朱祁鈺又陷入了長期的空軍的狀態,水猴子不掛魚,他釣魚又釣不上來,大計抽水計劃,又得等到會試、殿試之後才能展開。

    於謙要是如同胡濙那般,能夠不遮不攔的在朝堂上,大聲的喊出,臣誠無德也,拿出那股子「楚曰:我蠻夷也」自保的架勢,還需要朱祁鈺費這麽大勁兒?

    於謙太過於君子了,一些小人要對付他,實在是太過於容易了。

    自古以來,君子都比小人好對付的多。

    比如京師之戰後,那麽多禦史彈劾於謙,朱祁鈺殺了以顧耀為首的三個禦史、外放了陳鎰和賀章,這些人其實當初都攻訐過於謙。

    但是於謙從來不想著對他們進行報複,更不申辯,端著一股子大丈夫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勁兒,就那麽矗在朝堂上,做道德標杆。

    這樣的人,會成為眾矢之的。

    隻要能夠離間皇帝和於謙的關係,於謙這樣的官員,就很容易被孤立,最終隻能迫不得已致仕,或者稱病不視事兒自保。

    不過好在,現在朝堂上又多了個水潑不進的胡濙。

    想倒於?得先跨過胡濙這道坎兒。

    跟胡濙鬥,那得至少從建文朝開始積累四十年經驗,否則想鬥翻胡濙?

    大明需要於謙這樣的剛正臣子,也需要胡濙這樣的富有彈性的官僚。

    朱祁鈺和於謙繼續聊了聊關於農莊法的種種,最主要的是關於甲首、裏正、掌令官三級鄉野管理農莊的管理吏員的培養之事上。

    鄉野之事,一點都不比朝堂上的輕鬆。

    於謙就陛下關於清汰老弱,老弱回鄉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比如為了防止鄉野出現新的縉紳,不應該讓退伍軍卒回自己的家鄉。

    於謙認為京營老弱回鄉,還是不要回自己的鄉的比較好,可以在臨近的鄉掛職。

    掌令官掌鄉,裏長掌村落,甲首管十一戶。

    京營裏的老弱,到了鄉野,那可不就是老弱了,京營精悍,回自己鄉裏,難免會出現軍卒恃恩自恣,糾集親朋,讓裏正、掌令官難做,也讓大皇帝難做。

    但是換個鄉,不再自己的本鄉任職,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種問題。

    於謙猶豫了一下,試探的著問道:“陛下是準備打算對戶籍進行梳理嗎?”

    “陛下對京營進行了清汰,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但是臣以為,眼下並非良機。”

    於謙是有擔憂的,就像陳鎰所說,陛下的步伐一旦開始盲目,沒有了章法,大明這艘船真的有可能會沉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