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七十三章 隻道當時是尋常(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200更新時間:2023-04-26 16:18:28

    楊洪說的角度,是站在了大明的軍卒的角度。

    興文沒興出什麽,但是匽武是真的把武備給匽鬆弛了。

    這一點是事實,否則以洪武、永樂年間的大明軍隊,何至於出現土木堡天變呢?

    朱祁鈺看著楊洪略有憤怒的眼神,楊洪屢次都提到了大宋朝的重文輕武招致的災禍,證明他對興文匽武一事極其的不滿。

    朱祁鈺說道:“當時隻道是尋常,現在才知道,一些政策,完全是有些偏離了正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其掰回來。”

    他忽然話風一轉說道:“楊俊當初在土木堡撿到了很多的火器,但是瓦剌人並沒有帶走它們,是有這麽一件事,對吧。”

    楊洪點頭,這件事當時在禦史提到之前,朱祁鈺就已經以防邊為急,寬宥了。

    事有輕重緩急,那時候大明京師都不知道天命在何時,楊俊還肯組織百姓,準備依據宣府做最後的抵抗,算得上國之良將了。

    當時以內三關為界限,形成了鮮明的兩個世界,山外九州因為兵禍,人人惶恐,人人驚呼大明要完,山內京師,歌舞升平,好多人以為瓦剌人根本打不進來。

    朱祁鈺重提此事,當然不是再次責罰楊俊,寬宥就是寬宥了。

    朱祁鈺對著群臣說道:“顯而易見,瓦剌人不帶走他們,是因為火器是一種極其昂貴的武器,隻有富裕的國家,才能負擔起。”

    這裏是鹽鐵會議,不是奉天殿的彈劾,更不是文華殿的製定政策,而是討論財經事務。

    朱祁鈺笑著說道:“朕常聽聞,韃靼人、瓦剌人他們常年居無定所,隨水而棲,每年不同的季節,他們都會如同候鳥一樣遷徙。”

    楊洪雖然不知道陛下為何談及此事,但還是俯首說道:“的確如此,比如涼城,在蒙古人的說辭中夏盤營,就是夏天的時候,他們會到這裏來放牧。”.伍2⓪.С○м҈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亦聽聞,韃靼人、瓦剌人因為貧寒的生活條件,十四五歲,他們就必須要參與作戰,而且一個部族的遷徙時,戰時能達到二三十萬人,他們自帶牲畜。”

    “瓦剌人的也先太師,甚至不需要支出任何軍費就可以獲得大量的軍士。”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免費的往往是最貴的,瓦剌人看似不費一緡可以維持一個龐大的軍隊,但是隻要戰敗,就是舉族危亡。

    他們用以維持軍紀的手段,很多時候,都逼必須要使用屠城的方式去維持。

    因為他們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就是發財、劫掠,所以,他們南下總是伴隨著一陣陣的屠掠。

    楊洪點頭,無奈的說道:“他們十多歲的孩子的確需要參戰,的確沒聽說過瓦剌人需要支付給軍士們月鹽銀,來讓他們作戰。”

    “當然怯薛軍除外,他們的怯薛軍的實力極強,月給銀一兩五錢,曾經遠征數萬裏之遙而不潰散。”

    所有的群臣都呆滯的看著陛下,這為何又說起了瓦剌人和韃靼人呢?

    這好好的財經事務專題會議,要改成軍事會議了嗎?

    朱祁鈺還是地第一次知道,原來草原部隊也會發餉,而且還不低,一年居然折銀之後,居然有二十兩左右,當然數量極少就是了。

    他忽然開口問道:“瓦剌人獲得一個戰士,隻要部族生孩子就夠了,但是我們呢?你們知道現在京營一個軍士,需要多少錢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