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88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12

    於謙深吸了口氣,他有話要說,但是總覺的自己說不明白,索性就差人請來了胡濙。

    石亨、於謙、胡濙,此時大明的三大重臣,雲集在講武堂,他們的討論,會影響到大明日後數十年的海貿之事的政策風向。

    胡濙看完了他們討論的內容,認真的思考了許久。

    胡濙麵色極為凝重的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講,私下奏對,知無不言。”朱祁鈺點頭說道。

    能讓胡濙擔憂的問題,肯定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陛下,這些人當初是怎麽成為海外棄民,容臣細細道來。”胡濙喝了口茶,說起了過往。

    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回憶,整個朝堂上,能夠完整講清楚這段曆史的隻有他了。

    “陛下,在洪武五年之前,大明並無海禁,甚至連三桅船舶,都是百無禁忌。”

    “吳元年,時關中諸將領推李思齊為盟主共拒王保保,王保保手下部將貊高,占據了衛輝縣反王保保,元順帝下令廢掉了王保保的兵權,王保保隻好過長江入河套地區修養。”

    吳元年,是大明在洪武元年之前,使用僅僅一年的年號,那年天下風雲變幻莫測。

    元朝內鬥不止,各地的農民軍奪鹿中原。

    胡濙笑著說道:“太祖高皇帝神武,在吳元年,消滅了張士誠部眾,張士誠被押解至應天府,高皇帝問他服不服,張士誠不言語,最終自縊而亡。”

    “方國珍割據兩浙,依舊不服天命,要和太祖高皇帝爭天命,被大明打的七零八落,方國珍入海逃至舟山,廖永忠和湯和二人,泛舟攻伐。”

    “方國珍窮途歸降,自此兩浙平定。”

    方國珍還是很能打的,奉元順帝之名,攻打張士誠,張士誠降元,而後張士誠的糧草,都由方國珍押運至元大都。

    方國珍為元朝流到了最後一滴血,無奈敗北被俘。

    “這和我們講的大明棄民顯然有很大的關係,否則胡尚書就不會這麽講了。”朱祁鈺沒有著急,示意胡濙繼續講下去。

    胡濙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吳元年,太祖高皇帝接見了兩浙海商,以朱道山為首,例如孫天福、陳寶生等一眾,共同覲見。”

    “兩浙既臣附,朱道山首率群商,入貢於朝。”

    “高皇帝盛讚其能,嘉納其言,曰:海外聞之,皆知道山入貢之榮有如是也。至是海舶集於龍河,而遠人之來得以望都城而瞻宮闕,且人見中國衣冠禮樂之盛,而相與詠歌之者。”

    朱祁鈺明白了明初大明海洋政策。

    朱道山、孫天福、陳寶生,元末明初的三大海商,皆為漳州人,他們在方國珍敗北之後就入朝納貢,以求天恩。

    可以讓天外之人,瞻仰宮闕,讓所有人見到中國衣冠禮樂的繁榮,並且傳頌。

    當時朱元璋打出的旗號就是:驅除韃虜,複中華衣冠。

    所以朱道山這群人的馬屁,的確是拍到位了。

    胡濙看陛下明白了大明國初的海洋政策,便開口說道:“吳元年就有了抽分之法,洪武二年,高皇帝曾諭參政蔡哲雲:福建地瀕大海,民物庶富,番舶往來,今核減抽分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