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複興(4/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844更新時間:2023-04-26 16:19:33

    蘇平、蘇正皆為儒生,他們也是在舉著大同世界的龍旗大纛,對皇帝口誅筆伐,說皇帝窮兵黷武。

    他們真的關心百姓嗎?不是,但是他們不過是為名,為利罷了。

    大明出了問題。

    胡濙說道這裏的時候,表情戚戚,他無奈的說道:“天下並無聖人,陛下秉持公器,群臣如九竅,各司其職,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所以勸諫是必然的。”

    “這種勸諫往往是失效的,比如稽戾王不顧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埜等文臣武將的集體反對,執意親征。”

    “唉。”

    在場的眾人,無不歎息。

    土木堡之變是鼎盛大明的一道深深的疤痕,即便是它愈合了,但是他帶來的曆史教訓卻是影響深遠。

    胡濙無奈的說道:“君主淩駕萬物之上,士大夫行勸諫之事,往往拿不準主意,所以都會送到禮部,先把把關,這也是規矩之一。”

    “鳳陽詩社壞了規矩,朝中禁談南遷、議和,他們搖唇鼓舌,製造風力,被陛下斬首,也是應當。”

    蘇平和蘇正是因為把消息賣給了瓦剌的奸細,才被送去的解刳院。

    朱祁鈺十分鄭重的點頭說道:“進諫、納諫,本君聖臣賢之良事,現在卻成了朝中黨爭的工具,朕十分的痛心。”

    胡濙十分認同的說道:“陛下,當初商鞅見秦孝公,秦孝公也不願意采納商鞅之法,就更法之事,甘龍、杜摯、公子虔與商鞅各持一說,數日之後,秦孝公才覺得商鞅之法更妥善。”

    “梁惠王和齊宣王並不喜歡孟子的仁政說,但他們還是不厭其煩地向孟子求教治國之術。”

    “進諫與納諫,無論哪家哪派都在提倡,進諫和納諫便成為了公認的至德,並以此作為衡量賢主忠臣。”

    “陛下,儒家走進死胡同了。”

    儒家的經典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

    於謙、胡濙、丘濬、襄王、李賓言、徐有貞等等,不約而同的去其他諸子百家中,尋求解決之道。

    於謙經常引用老子學說,講外王內聖,講百年樹人,講國家之製。

    胡濙自認無德,直接說儒家走進了死胡同,再不變,大明亡於腐。

    丘濬主張仁義基於利,襄王主張利柄輕重論,李賓言心懷宇宙,仰望星空,觀望自然之道,總結了六等秩和四時之序。

    徐有貞和陳鎰,更像是墨者而不是儒者,他們對車駕被窮民苦力所壞,不以為意。

    兩個摳腳大漢,為了惓惓以生靈為念,跋涉涉水,不講斯文禮儀隻講工效。

    正如朱祁鈺所言,大明的儒教禮法出了問題,伴隨著土木堡之變的大痛苦,必然有著大明朝的自己的大思辨。

    中原王朝的大思辨,和西方的文藝複興大約性質相同。

    隻不過中原王朝的大思辨,次數實在是太多了,已經把大思辨認定為常事了而已。

    朱祁鈺明白了胡濙的意思,點頭說道:“多一個選擇,多一個道路,多一個參考,多一個角度,方能政通人和,有治平之世。”

    。您提供大神吾誰與歸的朕就是亡國之君txt下載書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