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六十八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3/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65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36

    怎麽辦?

    朝廷要調節這個矛盾,就必須要想辦法安置,那就不能再次海禁,得把百姓們都放出去。

    勢要豪右們首當其衝,若是不讓百姓們吃飽飯,那可是要敲掉他們的腦袋,從他們糧倉裏找食兒的,自然也不會阻攔海貿。

    戶部是大明開海的既得利益者,大明國帑,從來沒這麽闊過,雖然仍有偶爾要拆借內帑的窘迫,被陛下的大璫罵兩句討飯的,但借陛下的錢又不丟人。

    在陛下那丟點麵子拿到的是裏子,國帑充盈,麵對其他六部,說話也氣實,過去因為連足俸都發不出來,導致誰都能踩一腳戶部的情況,一去不複返了!

    在沈翼看來,當下,是最好的鼓勵生育的時機。

    在奏疏裏,沈翼將生娃的成本分為了三大部分。

    一部分那是婚配成本,隨著大明大量進口朝鮮、倭國、安南、占城、呂宋等地的女子,婚配成本因為廉價的外番女子的衝擊,不斷降低。

    第二部分是生育成本,隨著解刳院醫術的不斷進步,大明惠民藥局、大明行醫的增多,生育風險在降低,嬰兒存活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三部分則是養育成本,大明民間普遍是父母幹活兒去了,家裏的老大看老二,老二看老三,孩子看孩子,成本自然會很低,也是長兄如父這種文化的社會基礎。

    生,生的越多,大明的開海事就就越不能阻止;生的越多,就越不會人亡政息;生的越多,就能遴選出越多的賢良;生的越多,就越能倒逼社會生產力提升。

    多生孩子,解百憂。

    具體怎麽鼓勵?

    “富者田連阡陌,官縉紳衿優免隱漏人丁,竟少丁差。貧民地無立錐,奸猾之徒又托為客籍以為規避,反多徭役。丁銀與裏甲、均徭等四差銀留存地方,不入朝廷,私囊肥盈公帑虧築。”

    “每遇編審,有司務博戶口加增之名,不顧民之疾痛,必求溢於前額,故應刪者不刪,不應增者而增,甚則人已亡而不肯開除,子初生而責其登籍。”

    “溝中之瘠猶是冊上之丁,黃口之兒已是追呼之檄,始而包賠,既而逃亡,勢所必然。”

    “固: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朱祁鈺看著手中的奏疏,頗為感慨的念完了沈翼的最後一段話。

    沈翼說的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明朝的丁銀、裏甲、徭役等四差銀由地方征繳,並不會押解入京,都留給了地方。

    大明的四差銀,都是建立在丁口之上,若是都留在地方公帑用於地方也就罷了,大多數都流入了貪官汙吏的私囊之中,大約就是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的套路。

    因為這涉及到了地方肉食者的錢袋子,所以每每遇到黃冊審編,有司為了增加丁銀,就會不顧及民生苦楚,應該刪的死丁不刪,不應該增加的未成丁的新口增加。

    富人豪強盡行花詭,得逃丁差,山溝溝裏的貧者卻變成了上上丁,一人九錢,連黃口小兒都要被追繳丁銀,百姓逃亡,就成為了必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