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二十五章 跟朕玩權謀?(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4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02

    胡濙的舊事重提隻是敲,王翱的反腐抓貪才是打。

    胡淡的意思很明確,這件事官船官貿隻是開始,惹到了陛下生氣,不是這麽簡單就可以結束,既然要惹,就要做好承受陛下怒火的代價。

    “我說什麽來著?問也是白問。”商輅聽聞之後嗤笑了一聲,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

    商輅沒有參與其中,他還記得當年陳循儒袍上殿後的結果,結果就是罷官,起複之後直接去了萬裏之外的撒馬爾罕做了使臣。

    商輅是個記性很好的人,否則也做不了三元及第。

    這幫人合謀搞李賓言的時候,不叫他參謀參謀,出了事了,求爺爺告奶奶四處托關係,讓他問問陛下的意思。

    這還用問?

    陛下這幾年的脾氣好了很多,否則親自下場,這不殺的血流成河如何收場?

    商輅懶得再問,拳頭砸下來就知道疼了,等到疼了就知道改了,連敲帶打,是陛下的寬仁。

    “有件事,胡尚書參謀參謀,就是當初李賢在京上書請旨降韃官俸祿之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都很清楚,但是結果卻不清不楚。”商輅修史修到了李賢這裏,就卡住了。

    李賢說的沒問題。

    【塞外降人居京師者盈萬,指揮使月俸三十五石,實支僅一石,降人反實支十七石五鬥,是一降人當京官十七員半矣。宜漸出之外,省冗費,且消患未萌。】

    塞外北虜降官、人過萬,一個指揮使的月俸三十五石,結果大明京官隻能支取一石,其餘折鈔,而來降的官、人則領十七石,應該把來降之人逐漸放出京師去。

    但是結果就是留中不發。

    李賢的這個想法沒什麽問題,這朝貢國的降人,待遇已經比京官還要好了,這日後,降人還不得騎到大明朝臣的頭上去?

    這種事很有可能發生。

    “這件事是李賢當初惡了少師楊士奇所至,並非言事有錯。”胡濙站起來拿出了一個匣子,從裏麵拿出了一份奏疏說道:“當初李賢在河津治蝗,楊士奇要見他,他沒工夫,就此惡了楊士奇。”

    “彼時興文匽武大勢所趨,朝中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大行其道,李賢這份降韃官俸的奏疏,被楊士奇定性為要反興文匽武的大計,而後李賢就被扔到地方巡視地方去了。”

    商輅手中的那封奏疏是原件,上麵有司禮監的批紅,有稽戾王的正統之寶,唯獨沒有文淵閣的批黃。

    而文淵閣的那封批黃,在胡濙的手裏。

    奏疏的封麵已經泛黃,商輅沒有打開,而是猶豫了下,才吸了口氣,鄭重的將奏疏打開。

    這裏麵是楊士奇的親筆批注,而裏麵的內容,就幾個字,賢其心不一,今日言俸明日言武,瓦剌韃靼來犯何如?當黜。

    今天就敢降韃官的俸,明天就敢說振武,為博上位四處兜售戰爭論調,那瓦刺人和韃靼人打過來,李賢付得起這個責任嗎?….既然不是一路人,應當罷黜,不在京師留用。

    之前商輅一直有這種猜測,這是惟一合理的原因,但是缺少證據,他修史不能胡編亂造,直到今天,他終於拿到了證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