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二十三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1023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43

    朱祁鈺這個皇帝,並不是一個聖人,

    而是一個不完美的皇帝,朱祁鈺對僑民的態度大抵隻比土人好上那麽一點,聖天子、天可汗那一套理論,朱祁鈺並不是很在意,於少保和皇帝政見不同,最終還是於少保說試試看,以實踐為準。

    若是這些海外僑民已無任何恭順之心,那便棄之如敝履,若是可用,則物盡其用。劉永誠有些意外,坊間那些流言終歸是流言,並不可信,皇帝似乎並不是獨斷專行之人。

    信風再起,大明水師將會繼續南下西洋之事。

    大明京師,鵝毛大雪灑滿了整個京師,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而此時的朱祁鈺,正在講武堂的議事廳對一件殺人案做第一次的複議,死刑三複奏,這第一次的複議,朱祁鈺並沒有朱批,而是將三法司叫到了議事廳,對整個案子進行梳理。

    按大明製,遇大案、要案及難決之案,三法司會審仍不決,便會同吏、戶、禮、兵、工五部長官,通政使司通政使共同審理,皇帝主持交辦,三法司會同錦衣衛共理,在大明這被叫做圓審,也被叫做九卿會審。

    朱祁鈺並沒有召開圓審,而是三法司會審,他對這個案子和三法司的意見不同。

    「這個案子朕看了,並不複雜,楊正明當街殺五城兵馬司校尉陳銘,事實清楚,人證物證書證俱在,鐵證如山,楊正明殺人後並未逃跑而是投案自首,並無當堂翻供。」朱祁鈺的表情頗為凝重的說道。

    刑部尚書俞士悅、大理寺卿柴震、都察院總憲賀章,互相看了看,以往死刑案,都是走的通政司、文淵閣朱批複議,而這個案子,皇帝居然把他們都叫了過來,連盧忠都在,此案非比尋常,陛下格外重視。

    「楊正明,開平衛百戶楊信之子,楊信在永樂五年前往了舊港宣慰司招安三佛齊明王入京,正統四年,楊信以失機坐罪論斬,時瓦剌強虜劫掠至赤城堡,楊信鎮守赤城堡,出堡斬首七級負傷回堡,賊寇勢大攻破外堡,楊信據守內堡退敵,時論斬,正統四年秋行刑,這是正統四年的冤案。」朱祁鈺再次開口說起了犯人的過往。

    按照大明軍例,楊信出堡殺敵,而後固守內堡最終退敵,無論如何都到不了論斬的地步,可在興文匽武的大勢之下,楊信還是死了,而這百戶的世襲軍戶也被褫奪。

    俞士悅斟酌了一番說辭開口說道:「這個案子發生的時候,臣已經在刑部,楊信罪不至死,當時國帑空虛,正統三年時,折俸七成為鈔,京官沸議,禦史嚐言開海以資國帑虧空,朝中議論極多,以市舶司商舶納稅風力最甚,而後,楊信便死了。」

    朱祁鈺設立市舶司收稅,他能想得到,大明這麽多的聰明人,想不到嗎?大明禁海,官船不再南下西洋的可怕後果,大明就朱祁鈺一個大明白能看得明白?

    其實很多人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甚至還提出過折中的、能夠實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俞士悅一番話語,就差明說,楊信的死,完全是因為朝中開海風力,有些人辯不過就開始動手,為了殺雞儆猴,把楊信當成那隻雞給殺了。

    這個人是楊士奇嗎?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因為壓根就沒有證據能證明到底是哪個人授意,朝堂上的明公要辦髒事兒,絕對不會開口明說,而是這些明公的司務們領悟上意,司務們去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