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19章 建言奇策(3/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462更新時間:2023-05-02 10:40:48

    整體來說,就像是當年六國想要近攻秦國,幾十萬人在函穀關外扼腕歎息一樣,在麵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時候,有時候不是什麽人多人少的事情,真的會讓人有些無力感……

    當然,太史慈所不清楚的是,函穀關的威名,其實隻是存在於戰國秦朝一代,隨後隨著黃土高原的雨水不斷衝刷,再加上秦代漢代對於整個關中河洛地區的原始森林進行砍伐,不管是漢函穀,甚至之後隋唐函穀,都沒有秦函穀的盛名……

    當年秦代函穀,是位於稠桑塬的,顧名思義,就是樹木稠密得宛如絲綢一般,而現在麽,一個是水流侵蝕,一個是森林被砍伐,戰國時代的天險,現在已經可以輕鬆愉悅的通過了。

    潼關也是如此。

    漢代就有潼關了,隻不過之前也有叫做“桃林塞”的。因為在最早的河洛河東區域,很多桃樹,顧名思義爾。同時,也被叫做雲潼關,又或是叫衝關的,基本上都是指同一個地方,然後在曆史上,曹操重新大規模修建之後,才最後統一了潼關這個名字,並且一直沿用到後世,而並不是代表潼關隻有曹操之後才有。

    潼關的地理位置就大大不如秦函穀了,甚至連漢函穀都不如,因為潼關北麵有渡口,南麵可以繞過禁溝,甚至還在後期不得不修建了什麽“金陡關”、“汾井關”、“潼峪關”等等來進行構建一個龐大的防禦體係,就算是如此,也屢屢被人繞過去……

    因此,如今函穀關的防禦體係出現了漏洞,就幾乎等於是斐潛在河洛這邊的防線上有了一個口子,雖然這個口子目前還不大,也是周期性的,隻有在枯水期才暴露出來,但是問題是太史慈現在是函穀守將,不管從那個方麵來說,都是責無旁貸,必須給與高度的重視。

    太史慈上報了這個問題,不過上報了這個問題不代表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又或是可以等上麵的人來解決了,太史慈一樣是要思考如果出現了極端情況要怎麽進行處理,兵馬需要怎樣的調度,又或是要不要安置哨探,位置要放哪裏等等……

    因此太史慈也自然沒有多少心思見什麽王粲。

    但是不見又不妥,畢竟王粲多少也是有些盛名,又是表示要投驃騎將軍斐潛的,要是真的帶來什麽重要的信息,自己避而不見,錯失了什麽,不也是個問題麽?

    所以太史慈也就隻能暫且將手頭上的麻煩事情先放一放,找了個時間見一見王粲。

    “見將軍勤整兵卒,戎馬斯養,芟討暴虐,實乃善事也……”王粲見到了太史慈,便是口若懸河的說了起來,“今河山阻限,狼虎當路,交遘之隙,士民不協,奸釁並作,粲雖不才,心憂甚也……”

    太史慈皺著眉頭,點了點頭。

    王粲繼續說道:“昔日有軒轅,涿鹿之戰而定中原,而後有周公,牧野之軍而定殷人,皆剪除凶害而定大業也,是故,家國傾危之際,當有匡扶之士,唯社稷為重,剛柔相濟,,以定邦為計也。當下大漢四方分裂,有存有亡,弱者自以為強,危者自以為寧,不明曲直者不絕,寡義憤懣者不盡,實……”

    太史慈眉頭更加的深刻,忍不住咳嗽了兩聲,打斷了王粲的滔滔不絕,說道:“汝有何策,可直言否?”

    王粲“咯”的一下,似乎被自己口水嗆了一下,不由得咳嗽了兩聲,然後才說道:“將軍好生性急……也罷,粲便直言就是……如今天子苦於許,豫州正直虛空之時,將軍何不奇駿出於關,救天子於水火,挽社稷之傾斜,立不世之功勳乎?”

    太史慈聞言,瞪大了眼,上下看了看王粲。這麽鄭重其事的找上門,然後又是這樣的一個長篇大論,便是出了這樣一個策略,出兵去許縣迎天子?

    喵喵尒説

    。您提供大神馬月猴年的詭三國新筆趣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