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01章一碗雕胡(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774更新時間:2023-05-02 10:45:07

    在有限的條件下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就像是長安舊城體係對於斐潛所設計的龐大的官僚係統而言,無疑顯得過於狹小了一些。畢竟原本長安本城之中,幾個宮城就占據了將近三分二,驃騎將軍府就難免有些難以拓展。

    那麽是搭建一些樓台,搞些二層樓或是三層樓的房屋,來解決這個問題好,還是在城北之處,再開辟一塊土地作為辦公場所來更穩定?

    顯然多層建築體係是後世的選擇,而在當下大漢,還不如另外開辟一塊土地來專門辦公更方便一些。

    當然,將左馮翊和右扶風的人都安置到地方上去,也是減少長安城中官吏過於集中的一個辦法,隻不過這樣分出去之後,長安三輔的事情要到斐潛這裏來就會過了一層,有時候就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所以,在不同的曆史條件之下,做相對應的事情。而現在的官場,這個,也是當下斐潛在內政當中首要麵臨的重點,也是難點。

    對於大多數的穿越者來說,似乎是找到一些曆史上的成名人物,就可以甩手當掌櫃了,但是在斐潛當下的實際之中,並不是如此。

    荀諶,荀攸,龐統,諸葛,司馬等人,放在任何一個郡縣都沒有問題,甚至說這些人即便是擔任封疆大吏也問題不大,但問題是民生政務並不是像是遊戲當中那樣,一個地區隻要放一個人就可以運作得起來的……

    斐潛需要大量的官吏,去下沉到地方去。就像是後世的選擇一樣,寧可產出固定數量,可以控製的茭白,也不希望得到優良不一,不穩定的,也不確保數量的菰米。

    看看司馬一家子,從最初的一帶牛人,到最後敗壞成了一帶牛頭人,也就知道漢代當下和曆史上晉代的人才品控機製有多麽差了。

    九品中正製,就是個狗屁。

    在九品之前之前的漢代的官吏,雖然說各自有各自的天花板,但是也有改變階級的途徑,但是在九品之後就完蛋了,階級固化得嚴嚴實實,動都沒得動。

    庶族、寒門的仕官之途,有一定的限製,一般情況下察舉是輪不到他們的,但是可以通過地方主管,甚至是中央大員的征辟,來打破這一層的天花板。

    若是按照九品中正製的標準,把世家出身、精研經學的稱為清流,認為高貴,把庶族出身,被迫隻想靠法律、實務起家的人稱為濁流,認為低賤,那麽高貴永遠高貴,低賤永遠低賤,階級就被釘死了。

    漢代之後,九品盛行,影響深遠,以至於很多時候滿朝都為經學或者文學之士,就沒幾個具備實務能力的,這國家怎麽可能搞得好?

    雖然說斐潛從山東那邊得到一些情報表明,現階段荀彧陳群拿出來的九品中正製,是經過了一些改良,但是斐潛覺得在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變化,依舊是為了迎合山東士族的要求,算是和稀泥出來的一個人才製度。

    山東的這些家夥會輕易放棄他們的權柄麽?顯然不可能,就像是隴右漢中的這些老家夥一樣,也不會輕易的放棄他們手中的利益。所以現在斐潛更需要考慮的是好不容易撬開的這些官吏的,不會被重新蓋回去。

    斐潛緩緩的說道,聲音沉穩,充滿了自信。

    徐晃調往潼關,頂替太史慈位置,而太史慈則是帶了關中和河東的騎兵,奔馳隴西,很快就將抵達戰場。再加上從西域回來的呂布偏軍,從雪區來的西寧部隊,隴右的羌人以為自己包圍了張掖,切斷了河西,但是實際上這些羌人已經被壓縮在了祁連山脈,剩下的便是交給前線指揮的將領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