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89章人來客往(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966更新時間:2023-05-02 10:47:22

    在這第二次的青龍寺大論當中,正解就不僅是包括了古文經,也同樣包括了今文經。並且因為今文比古文相對來說好懂一些,所以必然就有更多的人接受,司馬徽即便是再不舒服,也無法說和眾人之意願相違背,故而自然是鬱鬱不樂。

    再加上即便是水鏡先生自己不願意承認,他和鄭玄在文學造詣上的差距,還是有一些的。有時候鄭玄在講某個經文句子究竟要怎樣解釋的時候,他有時候會有些跟不上節奏,接不上思路。

    所以司馬徽也就隻好說另辟蹊徑,按照斐潛提出的句讀之法,對於正經當中的這些句子進行句讀斷句,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功勳。可問題是這句讀之法,並不能算是首創,甚至不能說是斐潛首創,畢竟在漢代之前就有了,隻不過斐潛搞了一些除了逗號和句號之外的符號出來而已,然後司馬徽在經文上作為添加……

    這麽點功勳一分,司馬徽頓時覺得自己頂多算是個工具人。

    關鍵是還有人議論,表示這個,誰做不行呢?

    然後傳到了司馬徽的耳朵裏麵了。

    如此一來,司馬老頭心中能快樂似神仙麽?

    關於今文古文,其實像是鄭玄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包容並進,既有今文經,也有古文經,並不是拘泥於某一個派別當中,隻要是合適的,為什麽不用呢?

    當然,這也是後世的選擇,就像是水鏡先生其實也搞了一些書籍注解什麽的,可是流傳於後世的,卻沒有他的,而是鄭玄的多一些,這也就證明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司馬徽當然不清楚後世的選擇,或者說他即便是當下意識到了,但是之前投入的沉沒成本太多了,以至於他不舍得就此做出轉變。

    司馬懿坐下,然後看了看水鏡先生的表情,沉默了一會兒後,忽然說道:

    司馬徽轉頭看向了司馬懿,

    司馬徽雖然對於斐潛沒有一杆子全數敲死今文經多少有些不滿,但是一碼歸一碼,對於斐潛看重其侄子,並且讓其侄子擔任重責,還是比較滿意的。

    司馬徽微微的笑笑,捋了捋胡須,思索了起來,將原本的鬱悶暫時的放在了一旁。

    河東、河內、河南在古代稱為,是位於黃河中下遊的拐彎處,是夏商周王朝腹地,也一度是的代名詞。《史記·貨殖列傳》中曾有言是

    河東與河內以太行山為界,河內與河南以黃河為界,從廣義定義上講,河東為太行山西,河內為黃河以北,河南為黃河以南。從狹義定義上講即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或是河南尹。這三地為華夏中原文明起源地,開發較早,比較富足,在北宋以前曆來為各代王朝的中央統治區。

    東漢時期,河內郡、河南郡、弘農郡,同屬於司隸,成為了東漢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帶。

    司馬懿是河內人,也就是三河人。

    如果沒有斐潛橫空而出,那麽司馬懿在曆史上就漸漸的會成為了代表,與潁川派,冀州派,爭奪在曹魏之下的權柄,起初失利之後,被人栽贓陷害,謠傳其鷹視狼顧,不得不選擇隱忍,直至高平陵一舉奪權。

    如此說來,斐潛派遣司馬懿前往河東,就是為了讓司馬懿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似乎有些這樣的可能。

    就像是荀攸主要負責三輔,是因為三輔之地,大部分官吏都對於荀攸很熟悉,荀攸也對於這些官吏同樣熟悉,上下之間溝通起來毫不費力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