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93章死不起(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02更新時間:2023-05-02 14:09:12

    關於這個觀念的產生,若是論其誕生的確切時間,較為普遍的看法是在周代,但孝的基本含義明確轉為則是戰國及其以後的事情,是經過儒家的闡釋發揮,才把最終成為的核心,甚至是唯一內容。

    然後從變成了,或是等同於,這個麽,就有意思了。

    厚葬之風,早在原始社會的時候,就已初見端倪,春秋戰國之前,孔老夫子還沒有對著門徒嘰嘰咕咕的時候,就已經是有大批的人進行厚葬了。究其原因,未必是這些人超前感應了在孝經當中所提及的,而是因為那時的人相信靈魂不滅。

    求長生,求複生,死為不滅,靈魂永存。

    這才是厚葬出現的主要原因。

    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以前,認為先祖死後靈魂不滅,仍能禍害或保護子孫,幹預人事。在這一觀念影響下,喪葬習俗中就自然出現了厚葬現象。

    既然是認為人死後靈魂有知,活著的人便不惜重金厚葬死者,去換得自己心靈上的安危,相信自己在死後也能富足與安寧。生者無愧,死者欣慰。在這種觀念和心理的影響下,厚葬便成為當時社會的一種習尚,並久盛不衰。

    厚葬起初之時隻是。

    也就是、,將原本生前最為喜歡的,最為珍貴的物品,和死者一同埋葬,寄托哀思,也為了在心中相信死者依舊可以在地下繼續擁有其珍愛的器物,或是人和動物,這習俗和其實起初沒有多少關聯。

    因為在早期的墓葬之中,就有年幼的孩子身邊也封存陪葬了大量器物的。難不成這孩子也是因為有孩子為了才厚葬的?

    管寧侃侃而談,環顧於眾人之間,神色之中透著一種不容分說的確定之色,

    管寧侃侃而論,旁征博引,加上長安各陵的命運其實就在眼前,引為實例,確實是很有一些說服力。

    管寧在他十六歲時失去了父親,其表兄弟都憐憫他孤獨貧困,表示願意贈予他用來給其父親治喪的費用,管寧全都推辭沒有接受,而是根據自己的財力為父親送終。這在大漢厚葬之風當中,不可不謂勇氣非常。

    要知道那個時候管寧才十六歲!

    管寧直言,表示孝的本質與厚葬毫無關係,同時也表示孔子對於孝道的表述當中,也沒有說要進行厚葬的,隻是說要符合。

    對於什麽才是符合孝道的,管寧表示最為主要的是和。是盡孝的外在表現,而是於內心當中的前提,是孝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養隻有在心中存有敬意的前提下展現於外,才能稱為孝,孝是敬之心與養之行的結合。

    而不,同樣也不能稱之為,首先應該是要有敬心,然後才考慮孝行能否真正得到落實。

    管寧大肆批判如今世俗之風,,根本就不是,而是沽名釣譽之人,利用父母喪亡來給自己塗脂抹粉,沽名釣譽,並且脅迫著他人也要一同如此,導致整個社會風俗畸形,對於這樣的現象及其憤慨。

    一石激起千層浪。

    因為管寧所宣稱的這一點,確實是當下之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