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93章死不起(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02更新時間:2023-05-02 14:09:12

    其實在當下,也有不少大漢之民因病返貧,因喪貧困的,這其中不僅僅是寒門子弟,也包括很多普通百姓。

    若不厚葬,就是不孝!

    這幾乎就是漢代鍵盤俠的思維定式,若是沒有像管寧這樣心誌堅定的,便是很容易在眾人三言兩語,左鄰右舍的風言風語之中被迫厚葬,賣房子賣田地賣自己也要去繳納什麽比如啊,啊,若是不加上什麽香氛沐浴SPA,不花一個傾家蕩產,簡直就不為人子!

    但是實際上,這樣的風俗,其實還是少部分人得利。

    而最為重要的,便是在中下層官吏的獲利。

    皇帝推行儒家,講究孝道,是為了統治上的考量,而地方大員推行孝道,是為了政績,然後中下層的官吏幾乎就是扯著雞毛當令箭了,其鼓吹的厚葬行孝,並非真的就是為了所謂,而是為了!

    這些官吏和鄉野豪右勾結起來,利用漢代人強烈的麵子感,就像是飲食生活中的宴飲活動和婚姻中的大辦喜事一樣,大肆斂財。

    簡單來說,厚葬對於死者來說,並不是重要的,而對於生者才是重要的……

    事實上,漢代厚葬之風正是興起於統治階層特別是王侯、外戚和宦官等的奢侈行為。這些人往往既是政治上的受益者,又是經濟上的富有者,有能力逾越禮製,行奢侈之風。厚葬之風之所以屢禁不止,正與這些人的政治、經濟地位和奢侈行為密切相關。

    實際上有很多真正的儒家學者,大都極力反對厚葬之風。

    像是管寧這樣的,基本上主張葬製以禮,更講究,強調喪事應以心哀為主,反對徒具表麵形式的厚葬之風,對逾禮的厚葬行為更是持強烈批判的態度。

    反對厚葬,提倡節儉,其實也在漢代朝堂當中不止一次的提及,甚至還有專門的詔令下達地方,要求各地抵製厚葬,推行薄葬。

    就像是管寧提及的漢文帝,就是典型的提倡節儉,推行薄葬的皇帝,在文帝臨終前,還特意下達薄葬遺詔,明確要喪事從簡。

    文帝霸陵薄葬,在中國古代喪葬史上被傳為千古佳話,也成為帝王節儉的著名典範。

    嗯,其實這隻是一個誤會。

    因為後世在霸陵之中,也挖出了不少的寶貝。隻不過之前赤眉軍和董卓李郭等人以為霸陵之中真的沒有東西,或是覺得挖霸陵的收益明顯沒有挖其他的好而已……

    到了晉代,霸陵薄葬的傳說就被打破了。或許是當時肥的經驗包已經被開完了,那麽的也湊合著開一開,西晉末年,長安尹桓、解武等數千戶饑民。

    到了東漢,光武帝遺詔也力主薄葬。值得注意的是,在薄葬詔令中,光武帝不僅沒有感覺到孝子和薄葬之間存在衝突,而且反倒認為薄葬是孝子所應當貫徹執行的一種行為。

    其後,漢明帝永平十二年、章帝建初二年、和帝永元十一年以及安帝永初元年、元初五年,都曾下詔禁止厚葬。

    可是,就像是文帝葬,霸陵之中依舊是一樣,大漢官吏的陽奉陰違的傳統藝能,依舊展現得淋漓盡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