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228更新時間:2023-05-02 15:12:24

    這讓左慈不禁是更加感覺到了斐潛已經和他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完全不同了,當下的斐潛雖說依舊是溫和的,平常說話也是平緩有度,但是左慈卻能隱隱的感覺到在這些溫和之下的鋒刃,還有平緩的水麵之下的洶湧暗流。

    一時之間,左慈也有些拿不準斐潛的意思,於是略微小心翼翼的問道:

    斐潛笑了笑,然後解釋道:

    斐潛說完,又看左慈多少有些難色,似乎準備又要搪塞一番的樣子,便是又補充說道:

    聽聞斐潛如此說,左慈也是無奈,稍稍思索之後說道:

    斐潛點了點頭,示意左慈繼續說。

    左慈歎了口氣,

    聽了左慈的話,斐潛繼續點了點頭。

    左慈並沒有因為說他自己是道教,然後就一味的將道教的感化教育功效推崇到極點,反倒是很公允的說了這個問題。這一點和那些隻會瞎吹教化而不重實際情況的腐儒相比,確實不太一樣。

    道教和儒教,在華夏文化發展的初期,都有教化民眾的作用,比如老子其實就收了不少直接或是間接的弟子,他的思想也得到了弟子的傳承和發揚。隻不過後來道教將這個教化功效放下來,而儒教則是緊緊的抱著教化的招牌。

    左慈緩緩的說道,

    斐潛敲了敲桌案,

    左慈沉默了一下,點了點頭。

    道教,或是宗教,甚至有些像是宗教的儒教,其實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戒律的,但是和世俗的法律不同的是,一般國家的法律,是由國家的暴力機構執行的,別管這個機構的名稱叫做大理寺也好,叫做縣衙門也罷,亦或是什麽其他的名稱的,但是律法基本相同。

    在華夏大一統之後,就基本上不會出現在這個州郡的律法和那個州郡的律法不同的現象了,但是道教,還有其他的宗教的戒律,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以至於有所不同。

    簡單來說,可能在某個修行的地方,吃肉殺人都不算是違背戒律,而在另外一個修行之處,就算是踩死一隻螞蟻都要被責罵和受懲罰。

    這種差別極大的戒律執行標準,最終導致了雖然同樣都叫是道長,或是和尚,但是三觀和日常行為,卻可能是完全不同。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在這個縣城裏麵遵從的律法,和在那個縣城裏麵所要注意的律法基本上來說是一樣的,但是在麵對著道士和尚或是什麽其他宗教人士的時候,有可能遇到的是善良的,也有可能碰上的是壞道士花和尚什麽的……

    斐潛略有些感慨的說道,

    斐潛說道,

    斐潛思索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科舉能代表一個人所有的才能麽?

    或者換句後世最為經常被某些人拿出來批判的話,

    沒錯,科舉,或者說考試並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在沒有更合適的方法之前,考試依舊是相對公平的衡量方式,保證了大體上的評選標準。

    在科舉當中考試優良的,未必能在官吏崗位上做得很好,但是至少比不考試,或是隨意根據人情,血脈,或者其他什麽方式去任命官吏要更好。

    百醫館的醫師考試也是如此。

    醫師考試內容能代表這個醫師的全部能力麽?也同樣未必可以,但是至少在幾個百醫館大佬聯手製定的考試題目下,一些混日子的醫師會被篩查出來,若是連藥方藥材都搞不清楚的人,真就不適合當醫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