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41章找個工具麽(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206更新時間:2023-05-02 15:50:56

    但是這個無為麽,也有缺陷。

    黃老就像是規規矩矩的按照規律在排隊,然後碰上了不按規矩排隊的,結果發現有些家夥不按照規定排隊,竟然獲利了,那麽接下來是堅持黃老無為而不爭,還是說頓時翻臉去相爭?

    漢初用黃老所無為不爭,是因為漢初法律法規根本做不到相爭,戰國之後,各地混亂且缺乏官吏,沒有相應的製度和規範,胡亂作為隻會導致民間次生災害頻發,所以才有黃老無為而不爭。

    民間自然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之後,各種無序又是碰撞到了一起,必然相爭,黃老以民而治的策略當然就是繼續不下去了。就像是上古時代,各個地方的部落根本碰不到一起,然後在那個時候講什麽國家理念,治國外交有毛用?而等到自然發展到一定階段,部落和部落開始出現紛爭殘殺吞並之後,這個時候還怎麽無為?

    畢竟每個人的立場都不一樣。

    不同立場的,會對同一件事情產生出不同的看法和解讀,也有帶來不同處理方式,並且會堅信自己沒有錯,旁人才是錯的。天下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如此,永遠無法讓所有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統一看法和解讀。

    有時候道理確實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甚至是大部分人都達成了共識,依舊會有少量的樂子魂會跳出來發表不同的意見。

    永遠無法統一看法,但是可以在行動上達成一致。

    可以保留意見,但是行動要統一。

    不統一,就受罰。

    這個達成一致,就必須要更一個級別的幹預,所以漢代黃老的策略自然而然的就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了。

    斐潛緩緩的說道,

    龐山民沉默了很久,才緩緩的點了點頭,

    斐潛哈哈笑了笑,搖了搖頭說道:

    斐潛轉向黃旭示意,黃旭便是從一旁的護衛那邊取一個錦囊來,然後奉給斐潛。

    斐潛多少有些惡趣味的將錦囊遞給了龐山民,

    龐山民隔著錦囊捏了一下,有些硬,然後打開一看,發現裏麵竟然是一卷卷的羊皮卷,

    斐潛微笑著說道,

    龐山民有些發愣,他顯然也看不懂羊皮卷上的文字,然後抽出了轉譯軒的文稿看了起來,過了片刻之後,微微皺眉,

    斐潛笑了笑,

    龐山民皺著眉,繼續看下去。

    有人說諸子出道即巔峰,斐潛認為這句話有些正確,也有點不正確。

    正確的是因為春秋的時候是比較典型的封建社會,然後各種學術是根據諸侯各地不同的地方特色而出現的,受到其領主或者說諸侯王的支持,於是學說就變得繁複,思想家自然就變得很多。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縱橫家,說穿了就是外交家。頻繁的出使各國,也頻繁的變更立場,每個使者都是巧舌如簧,使用利益杠杆做到軍事做不到的事情。

    這種縱橫家的強悍在延續幾百年後,就在大一統環境裏被消磨沒了。

    在華夏大一統的大國環境之中,不會容許有那麽幾個人在內部搞東搞西的。

    但是有個鄰居就不是這樣了。

    東倭在維新之前,各地始終實質割據,縱橫術是大名極其重要的工具和武器。這種外交傳承一直持續到後世現代。所以在後世近現代當中,有時候總是覺得東倭咄咄逼人,似乎從大清到民國,總是在吃虧,其實研究起來,有很多是吃虧在其外交手段上,這些東倭外交家懂借勢,懂大勢,懂換立場,懂搞輿論,能軟能硬,上能撂狠話,搞暗殺,下能土下座,舔溝子,無所不用其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