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 龍騰九天 第二章 大換裝(5/5)

作者:閃爍字數:16692更新時間:2020-02-25 03:05:23

    在第三份報告中,那個叫袁晨皓的參謀做了明確統計。

    從2031年到2034年,4年間,共和**費開支大約17萬億元,其中用於軍備采購與軍備改進的費用大約占30%,也就是5萬多億元。如果按照以往的采購模式,與國營軍火企業簽訂采購與改裝合同,根本不可能按照元首在2031年初確定的換裝計劃。民營軍火企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身的能力,也證明了民營模式的先進性。因為節約的經費超過了國防部與總參謀部在2031年初的預測,所以換裝工作比最初計劃快得多。以陸軍為例,不但在2034年底完成了包括所有主力野戰軍在內的三分之二作戰部隊的換裝工作,還在2035年中期完成了陸航的換裝工作,預計在年底前就能完成所有部隊的換裝工作。

    空軍的換裝規模沒有陸軍大,但是投入更大。

    從2031年中期開始,空軍首先對原有裝備進行改進;從2032年初開始,空軍加大了對新式裝備的采購力度。

    改進主要集中在幾種裝備量較大的戰機上,比如J-14C、J-15C、DJ-14C、H、KJ-22C、KZ、Y-14C、Y-15B、DY-14C、JY-15B等,通過改進延長現有裝備的使用壽命,提高現有裝備的作戰能力,算得上是提高空軍戰鬥力的最廉價方案。

    采購主要集中在幾種尖端戰機上,比如在2032年初定型的J重型製空戰鬥機(該戰機差點被“梵天”取代)、在2032年底定型的J-17多用途戰鬥機(該戰機因為與J有重疊,差點被取消)、在2030年首飛的KJ-30多用途指揮機(計劃全麵取代KJ-22、KZ與DY-14C等大型支援飛機)、在2031年首飛的Y廣域運輸機(具有Y-14戰術運輸機的適應能力與Y-15戰略運輸機的運載能力)、以及在2033年首飛的ZY戰略偵察機(以Y為平台的大型電子偵察機)。

    為了節約經費,空軍沒有全麵換裝。

    到2035年5月底,J采購了120架(裝備5個製空戰鬥機大隊)、J-17采購了240架(裝備10個戰術戰鬥機大隊)、KJ-30采購了24架(裝備3個大隊)、ZY采購了12架(裝備2個大隊)。唯一例外的就是Y,總共采購了180架(已交付120架,裝備10個戰略運輸機大隊,其餘60架將在7月底之前交付,裝備另外5個大隊)。

    減少采購數量,並未對空軍的戰鬥力造成多大影響。

    一定數量的尖端戰機足以確保空軍奪取製空權,隨後的任務完全可以由原有的戰機完成。這種新老搭配的方式在各國空軍都一樣,美國空軍在采購了不到200架F-42戰鬥機的情況下,仍然保留了大量F-22與F-35係列戰鬥機。

    與海軍的采購相比,空軍與陸軍簡直就是小兒科!

    如果您覺得《國策》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