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六章 有利有弊(4/5)

作者:閃爍字數:26504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41

    既然有更加穩妥的選擇,自然沒有理由置之不理。

    4點10分左右,第一批艦載戰鬥機就開始起飛了。

    因為偵察機已經確定第4戰術航空兵大隊的戰鬥機到達美軍海上基地,而且遭到美軍戰鬥機攻擊,所以首先起飛的是執行前出護航任務的戰鬥機。準確的說,這些戰鬥機將替換在淩晨2點30分升空的防空戰鬥機,而防空戰鬥機已經在3點50分,也就是艦隊指揮官做出攻擊決定之後殺向美軍海上基地,尋找美軍戰鬥機決戰。

    顯然,空戰沒有多少懸念可言。

    不管怎麽說,海上基地就是海上基地,而不是貨真價實的戰艦,更不是艦隊。雖然在支持航空作戰方麵,海上基地超過了航母,但是在協同作戰能力上,海上基地遠遠比不上航母,甚至比不上一般的護航戰艦。原因非常簡單,從節約成本出發,大部分海上基地都沒有配備相應的指揮係統,而在戰爭爆發後,美國海軍也來不及為海上基地增添用於空中作戰的指揮係統。

    事實上,當時影響更大的還是另外一支力量,即艦載預警機。

    雖然第4戰術航空兵大隊有很強的獨立作戰能力,除了擁有500多架戰鬥機之外,還有30多架預警機,其中12架為大型預警機,24架為艦載預警機,但是在這場戰鬥中,因為海上基地是以製海模式組建的,750米長的跑道無法讓大型預警機降落,所以伴隨戰鬥機活動的是艦載預警機。眾所周知,艦載預警機就是小型預警機,受自身性能限製,所有艦載預警機的飛行速度都非常有限,遠遠跟不上艦載戰鬥機。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戰場時間淩晨4點左右,跟隨第4戰術航空兵大隊活動的預警機還在澳大利亞西部地區上空,與海上基地的距離超過3500千米。

    也就是說,空戰開始的時候,美軍戰鬥機沒有得到預警機的支持。

    由此可見,128比0的空戰結果也沒有什麽好稀奇的。當然,誰也不能忽視,在這個戰果中,至少有100架美軍戰鬥機是被共和國海軍艦載戰鬥機發射的遠程導彈擊落的,隻有大約20架美軍戰鬥機是被2倍、甚至3倍的共和國戰鬥機擊落的。也許有人認為這證明了超視距空戰再次成為主流,可是客觀的講,這場空戰隻證明了一點,即在攔截空戰中,預警機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格鬥空戰中,數量比質量重要得多。

    幾乎在空戰進行的同時,執行攻擊任務的戰鬥機也開始起飛了。

    不可否認,戰鬥機的速度再快,也比不上速度超過了20馬赫的電磁炮炮彈。因此在第一批戰鬥機起飛的時候,第一輪炮擊已經結束。

    從偵察炮彈發回的戰場信息來看,距離南海艦隊最遠的2座海上基地都挨了數十枚炮彈,並且完全癱瘓,喪失了活動能力,反而是距離較近的那座海上基地在遭到炮擊的時候進行了緊急疏散,各有2艘模塊船躲過了炮擊。實事求是的講,雖然炮擊算不上完美,但是已經超過了預期。

    受此影響,南海艦隊指揮官沒有讓艦載戰鬥機去攻擊另外2座海上基地,而是讓機群去追擊逃跑的4艘模塊船。正是如此,在4點20分之前,南海艦隊調整了炮擊戰術,3支航母戰鬥群的24艘護航戰艦在旗艦的指揮與協調下,分成了2個炮擊群,分別對另外2座美軍海上基地開火。因為在剩下的2座海上基地中,有1座是由2艘模塊船組成的,所以南海艦隊的炮兵並非平均分配。按照交戰記錄,當時艦隊指揮官直接插手炮擊作戰,讓16艘戰艦上的30門艦炮集中攻擊由2艘模塊船組成的海上基地,另外8艘戰艦上的15門電磁炮對付最後一座能夠全力支持航空兵的海上基地。這一戰術分配看上去難以理解,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南海艦隊指揮官改變了戰役目的,即不再是癱瘓美軍海上基地,而是全殲美軍海上基地。

    首先得承認,這一調整符合實際情況。

    站在一個指揮官的立場上,如果有機會全殲敵人,就沒有理由手軟。即便從技術角度出發,海上基地中,最重要的無疑是具備全套動力係統的核心模塊,建造1艘核心模塊船的花費超過了建造5艘普通模塊船,因此任何指揮官在對付海上基地的時候,都會以打擊核心模塊船為首要目的。從前麵的介紹可知,5座美軍海上基地都有1艘核心模塊船,因此要攻擊5座海上基地。更重要的是,隻有2個模塊的海上基地不但目標更小,而且在緊急情況下的疏散速度也更快,所以有必要為之動用更多的炮火。

    關鍵就在這裏,美軍會不會進行緊急疏散?

    看得出來,在之前的戰鬥中,共和國艦隊指揮官一直在按照既定戰術行動,並沒有主動創新。

    可以想見,在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美軍指揮官也會按既定戰術行動。

    也就是說,在遭到突然打擊之後,美軍海上基地肯定會緊急疏散。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在戰場時間4點10分之前,指揮官就下達了緊急疏散命令,並且要求還沒有來得及降落的戰鬥機前往東麵大約1250千米處,如果沒有足夠的燃油,可以考慮跳傘逃生。也就是說,5座美軍海上基地都以最快的速度結束了航空作業,並且以最高級別進行疏散。因為美軍指揮官認為對方會由近及遠的進行炮擊,所以在首先遭到打擊的3座海上基地中,反而是距離南海艦隊最近的那一座最先進行疏散,而稍微遠的2座海上基地反而沒有立即疏散,而是在接受最後一批戰鬥機,以免在進行反擊之前損失太多的航空力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