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三章 重南輕北(4/5)

作者:閃爍字數:27896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49

    這場戰鬥,也是俄軍傷亡比最大的一場戰鬥。

    到最後一支俄軍被殲滅的時候,隻有不到2萬名俄軍官兵被俘,而且其中八成都是在重傷失去戰鬥力的情況下做的俘虜。根據第90戰鬥單位的作戰記錄,戰鬥中,很少有俄軍主動繳械投降,更沒有俄軍部隊在還能作戰的情況下成建製的投降。如果不是俄軍兵力過於微弱,恐怕阿斯特拉罕將變被炮火徹底摧毀。

    為了占領這座城市,第90戰鬥單位也付出了6000多名官兵傷亡的慘重代價。

    到2月底,隨著俄軍主動退卻,第七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先後兵不刃血的占領了薩馬拉與伊熱夫斯克,“圖蘭風暴”作戰行動正式結束。

    到這個時候,大陸戰場上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從共和國這邊看,頂到伏爾加格勒的第九戰鬥單位處於突前位置,而且成為了戰線上的突出部,其左後方是守在阿斯特拉罕的第90戰鬥單位,右後方則是到達薩馬拉的第七戰鬥單位,原本應該突前的第十戰鬥單位因為沒有向基洛夫進軍,所以反而處在戰線後方,而且遠離戰場的中心區域。戰線後方,第六戰鬥單位與第60戰鬥單位將按計劃向東進軍,掃蕩阿爾泰山脈以北新西伯利亞、巴爾瑙爾、克麥羅沃、托木斯克等地,解除共和國西北地區受到的威脅,然後繼續向東進軍,掃蕩貝加爾湖以西地區,最終在貝加爾湖東麵與從遠東地區過來的部隊會師。第八戰鬥單位與第80戰鬥單位將在秋明與庫爾幹休整,然後趕往奧倫堡,充當下一輪進攻行動的預備隊。總的來說,共和國陸軍不但完成了“圖蘭風暴”行動的既定目的,還超額完成了任務。更重要的是,在戰役結束之前,已經為下一輪進攻行動打下了基礎。不出所料的話,在下一輪進攻行動中,重點仍然會放在俄羅斯南麵,以掃蕩內高加索地區,進軍烏克蘭為主要目的,而不是急著向莫斯科挺進。從時間上推算,要到第三輪進攻,也就是2058年6月份,隨著天氣轉暖,共和國陸軍才會把重點轉到北麵,集中兵力向莫斯科挺進,爭取在年底之前打到莫斯科。

    換個角度看,俄羅斯當局的日子就沒有這麽輕鬆了。

    雖然伏爾加格勒還沒有失守,但是共和國陸軍的精銳部隊就在河對岸,隨時有可能打過來。更重要的是,共和國陸軍是一支依靠空運發起進攻的地麵部隊,即便俄軍炸掉了伏爾加河上的所有大橋,也很難將共和國陸軍擋在河對岸。

    2月份的最後一天,俄羅斯總統契力亞科夫就發布了“全民動員令”。

    在這份標誌著俄羅斯進入最高戰爭狀態的命令中,不但要求所有年齡在16歲到54歲的男性公民參與衛國戰爭,還要求所有18歲到50歲的女性公民為國服務。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當局公開號召敵占區內的民眾進行自衛抵抗。為此,俄羅斯聯邦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民兵事務部”,還將成千上萬的槍支送往前線,由民兵運往敵後。總而言之,俄羅斯人將以一切手段進行反侵略戰爭。

    從3月初開始,共和**隊要麵臨的就不是俄羅斯正規軍,而是俄羅斯的遊擊隊。

    針對這一情況,袁晨皓的第一反應就是在占領區內實施軍事管製,組建具有執法權的憲兵部隊,並且授予憲兵處理叛亂的一切權力。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

    因為集約集團已經在2月下旬做出了集體參戰決定,所以3月初,巴基斯坦軍團的第一批作戰部隊,即5個步兵師的約8萬名官兵就借道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斯坦,開赴戰場。按照袁晨皓的部署,巴基斯坦軍團的首要任務就是頂替共和國陸軍負責占領區的治安工作,並且打擊日益猖獗的俄羅斯遊擊隊。

    更重要的是,到3月中旬,伊朗也以共和國盟國的身份向俄羅斯宣戰。按照約定,伊朗軍團的第一批部隊在3月20日之前就搭乘共和國陸軍提供的快艇與氣墊船,到達了裏海北麵的阿斯特拉罕。雖然伊朗軍團指揮官堅決要求執行前線作戰任務,即與共和國陸軍並肩作戰,而不是在後麵扮演警察的角色,但是袁晨皓分給這2個伊朗步兵師的第一個任務還是在後麵維持治安。

    當然,參戰的不僅僅這2個國家。

    到3月底,包括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緬甸、孟加拉國、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錫金等國在內的10多個集約集團成員國出兵俄羅斯,並且在葉卡捷琳娜堡設立了“集約集團方麵軍司令部”。雖然這些國家派遣的軍隊都不是很多,出兵最多的朝鮮也隻有1個師、最少的錫金則隻派了1個連過來,而且這支“雜牌軍”的戰鬥力也不會高到哪裏去,但是對於維持占領區的治安工作,以及對付更加“雜牌”的俄羅斯遊擊隊肯定是綽綽有餘。

    問題是,這種以占領為主的方式,肯定無法長久。

    客觀的講,如果不是能夠降低兵力投入,共和國當局並不希望讓這麽多國家向俄羅斯派遣地麵部隊。暫且不說集約集團成員國的軍隊都得靠共和國提供物資,如何管理10多個國家的軍隊就是個天大的問題。

    受此影響,早在3月初,共和國當局就在考慮組建“白俄軍”。

    當然,這是個比喻性的稱呼,其正式名稱為“俄羅斯民主自由聯盟軍”,因為軍旗(也是後來的俄羅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國旗)的主色調為白色,所以被稱為白俄軍,也有人簡稱為白軍。

    說得簡單一點,共和國肯定會在俄羅斯扶持偽政權,並且組建偽軍。

    從現實出發,這也是解決占領問題的主要手段。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是一個標準的多民族國家,而且俄羅斯族所占比例在70%左右,其餘近30%為少數民族,而且少數民族基本上都集中在亞洲地區。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歐洲地區。也就是說,在俄羅斯的亞洲地區,不但人煙稀少,而且少數民族占的比例超過了50%,因此俄羅斯族反而成了“少數民族”。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初獨立建國以來,俄羅斯當局一直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即給予所有少數民族平等的權利,但是3次車臣戰爭,以及俄羅斯在解決北奧賽梯問題是的很多政策都足以證明,俄羅斯仍然是俄羅斯人的俄羅斯,而不是其他少數民族的俄羅斯,而且民族融合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緩解國內民族矛盾,而不是讓少數民族獲得夢寐以求的自治權。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從21世紀初開始,俄羅斯就麵臨人口老齡化的威脅,而且受民族習俗、比如男性酗酒成性等影響,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一直不長,所以俄羅斯當局出台了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而這些政策明顯偏向俄羅斯族,其他民族受到的照顧非常有限,甚至遭到歧視。比如信封伊斯蘭教的幾個少數民族就不存在酗酒問題,平均壽命也明顯高於俄羅斯族,人口增長率也就超過了俄羅斯族,而俄羅斯當局在這幾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障製度明顯就要低得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