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七章 為了消耗(4/5)

作者:閃爍字數:27508更新時間:2020-02-25 03:14:53

    當然,從戰略上講,美國海軍沒有退路。

    如果等到新戰艦服役才發起反擊,恐怕共和國陸戰隊已經占領整個瑪利亞群島了,而美軍的反擊不但沒有意義,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從政治上講,別說美國海軍高層不會因此而拿烏紗帽冒險,杜奇威也不會因此拿軍心士氣冒險。客觀的講,就算反擊失敗,也要比什麽都不做好得多。

    美國海軍沒有退路,也讓共和國海軍沒有退路。

    說直接點,美國海軍找上門來,共和國海軍總不能丟下塞班島上的幾萬陸戰隊員,單獨退回東海吧。與美國海軍麵臨的問題一樣,在新式戰艦出來之前,共和國海軍也隻能讓航母繼續挑大梁,承擔爭奪製海權的重任。

    實事求是的講,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雖然航母已經不是爭奪製海權的理想武器,但是作為一種海上作戰平台,航母仍然有用武之地,特別是在協助登陸作戰方麵,因為更加機動靈活,加上更高的航空作戰效率,航母的作用不會低於海上基地,而一支以3艘航母為核心的航母戰鬥群的支援能力絕對不在一座大型海上基地之下,在某些高危險海域,特別是受到敵潛艇威脅的時候,航母戰鬥群還是更加可靠的支援力量。也就是說,交戰雙方完全有理由盡量保護好航母。

    問題是,在沒有別的選擇的時候,也就隻能讓航母去冒險。

    曆史上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特別是在戰爭初期,因為航母太少,美國海軍與日本海軍就多次讓戰列艦去冒險,在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時候,雙方的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就交手數十次,而在蘇裏高海戰中,更是出現了非常罕見的戰列艦對轟場麵。

    當然,這也證明,任何武器裝備都隻是實現戰爭目的的工具。

    從上麵的分析看得出來,被稱為“航母絕唱”的“馬裏亞納海戰”實際上並不是一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海戰。雖然在這場戰鬥中,交戰雙方都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共和國海軍損失了4艘航母與28艘護航戰艦、還丟掉了800多架作戰飛機,美國海軍則損失了5艘航母與21艘護航戰艦、以及1100多架作戰飛機,但是交戰雙方都沒有能夠從中獲得實質性的好處,美軍沒有能夠獲得夢寐以求的製海權,共和國海軍也沒有能夠如願以償的將美國海軍趕出西太平洋。按照戰史學家的評論,這是一場除了消耗掉大量海軍官兵與精銳飛行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的海戰。後來,還有人將“馬裏亞納海戰”評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十大最沒有價值的消耗戰之一,而且排名非常靠前。

    客觀的講,存在的東西總有道理。

    不管怎麽說,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高層都不是傻蛋,裴承毅與杜奇威更不是那種為了戰爭而戰爭,而沒有明確戰爭目的的統帥。

    嚴格說來,“消耗”本身就是這場海戰的意義,或者說是雙方的目的。

    反過來看戰爭第一年間的所有戰鬥,包括大陸戰場上的地麵戰鬥,交戰雙方在很多時候都是抱著消耗對手的目的在作戰。這也很好理解,第三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準備時間最為漫長的一場世界大戰。雖然有很多人認為,共和國是從2049年開始做準備,即便看遠一點,也是從2042年開始做準備,但是從共和國的總體戰略來看,特別是共和國領導人的關係來看,早在2015年之前,共和國當局就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做準備了。不說其他人,單看王元慶,就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即便站在美國的立場上,也可以追溯到20年代初的半島戰爭。

    對於一場準備了30年以上的戰爭來說,不耗盡對方的資本,戰爭就不會結束。

    可以說,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所在。

    把“消耗”當成雙方的戰爭目的的話,也就不難明白“馬裏亞納海戰”的重大意義了。

    可以說,在這場海戰後,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都賠上了老本。海戰結束後,共和國海軍隻有第二艦隊還有完備戰鬥力(戰區艦隊沒有被擊沉的戰艦也大都負傷),美國海軍則隻剩下了第三艦隊與大西洋上的第二艦隊,而這2支艦隊總共也就隻有4支航母戰鬥群,根本擔負不起一個方向上的作戰重任。

    因為大批在戰前建造的戰艦戰損,所以雙方都隻能把希望寄托在新建造的戰艦上。

    正是如此,在下來的幾個月內,雙方海軍能夠出動的噸位最大的就是反潛驅逐艦,而且都以反潛戰艦為主。受此影響,圍繞著馬裏亞納群島,雙方海軍打了大大小小數十場以驅逐艦為主的小規模海戰,而且海戰的主要目的都是己方船隊,或者阻止對方向前沿島嶼投送作戰力量。

    客觀的講,影響最大的還不是艦隊,而是航空兵。

    與其他軍兵種一樣,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均在戰前儲備了大批人才,其**和國海軍預備役部隊中的艦隊官兵就有15萬之巨,足以組建10支以上的艦隊,而美國海軍的預備役艦隊官兵沒有15萬也有12萬,不會比共和國海軍少多少。加上在馬裏亞納海戰中,雙方官兵的傷亡率並不大,所以艦隊官兵還不是大問題。

    因為在塞班島登陸作戰中,雙方就損失了近4000名飛行員,加上在馬裏亞納海戰中損失的近2000名飛行員,雙方總共陣亡飛行員接近6000人,相當於戰爭爆發前雙方飛行員總量的3成。如果按照戰鬥機飛行員的數量計算,則在兩場戰鬥中,則相當於雙方戰前飛行員的1半!

    毫無疑問,這絕對不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比例。

    要知道,培養1名優秀的飛行員,絕對不是靠每年100小時的訓練時間與 200個小時的突擊訓練。按照共和國海軍航空兵的標準,1名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至少要在3年之後才能成為上尉,再過3年才有資格成為少校,而成為少校,是得到認同,即飛行員個人能力得到承認的最低標準。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標準也差不多,一名飛行員從航校畢業後,大約需要5年才能得到肯定。雖然慘烈的戰鬥能夠讓飛行員更快的“成熟”,而且老鳥的實戰經驗也能為新手所用,但是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標準,新手至少需要在戰場上存活1年,才有可能成為老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