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章 充實自己,增強競爭力(4/5)

作者:王迪字數:19904更新時間:2023-09-28 08:02:26

    工程師們半信半疑地照辦了,結果電機正常運轉了。眾人都很吃驚。

    事後,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一萬美金作為酬勞。有人嫉妒說:“畫一根線要一萬美金,這不是勒索嗎?”斯泰因梅茨聽完一笑,提筆在付款單上寫道:“用粉筆畫一條線,一美元;知道在哪裏畫線,9999美元。”

    這就是專家的水平。看上去,他個人的所得實在是太豐厚了,但如果仔細琢磨起來,這條線能夠畫得如此準確,凝聚了他多少心血。而且如果不是他畫準了這條線,福特公司為排除這一故障不知還要花出比這多多少的錢呢!

    總之,你要盡量培養自己的本領,將它積存起來。或許你不需要表麵上的財富,可是你的內涵卻非得十分富足不可。

    在選擇工作時,你要著重考慮的一點是,能否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一項專長。

    小蔡和小薑是同時進某電腦公司的計算機係碩士畢業生,小蔡堅持不放棄電腦網絡專業,當了一名網絡開發工程師,小薑則放棄了計算機專業,應聘為行政助理。在日新月異的計算機領域,小蔡跟上了發展的步伐,三年後當上了網絡工程主管,而小薑卻忙碌於無休無止的行政事務,徹底放棄了計算機技術。開始時小薑的收入要高於小蔡,可後來還不及小蔡的一半,當然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及小蔡。

    在工作中,有時暫時的薪水水平不是最重要的,應該考慮的是更長遠的方麵,譬如培養一項很強的專業能力。在某一個領域,公司必須依賴你,那你還擔心被公司炒掉嗎?

    我們在工作中能夠培養各種能力:人事:勞工法、福利法、教育、安全衛生、保安、消防、貸款、年金;營業:營業能力、緩衝力、契約、支票、貸款回收;資材、購買:素材、商品的選擇、相關公司的成本降低、交貨期管理、庫存管理;製造:機械、裝置的操作和保養方式;研究、開發:製品的開發和取得執照;廣告、宣傳:市場調查、促銷、POP、店頭陳列、廣告、消費心理;通過各部門實務上的應用,可以學習到各種知識、技術、相關法規、管理技術等。這些知識、技能、管理技術不隻是在這家公司,如果到別家公司任職,也能夠成為你的優越條件。

    不論在哪個部門,不知不覺中都可以學習到企劃力、協調能力、會議的進行方式,以及文書的記載方法、電腦等的使用方法等。如果調到國外工作,或是與國內和國外的公司有所接觸,也能夠培養自己的語言能力。

    當然,如果能夠在特定的部門實際演練這些能力和技術,可以學習和吸收的範圍會更廣。

    當你在某家公司具備了銷售營業能力,盡管這銷售營業能力隻能夠適用於自己的業界,不適用於其他業界和其他公司,而且因為處理的商品和流通機構的不同,雖然同屬於相同的銷售營業力,實際上內容大異其趣。當然,不論何種商品,其流通路徑和銷售營業的素質實力要求基本都是一樣的。這種基本實力,隻能在“社會大學”中培養。

    總之,我們通過工作可以學習到:各部門特有的實務能力;語言能力、企劃能力等適用於一般職場場所的能力;以上司為首,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

    在工作中,你歸根到底關心的是自己能得到什麽。要學會考察上司,如果上司隻注重自己的功名,而不考慮部下的將來發展或人性要求,就需要特別注意。而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唯命是從的上司,也一樣令人覺得困擾。

    上司以自我本位的立場,提示部下“你做這個”、“你做那個”時,你要有心理準備,要考慮:現在所作的事對於自己的未來有幫助嗎?

    如果沒有這種心理準備,不管上司交代什麽就照著他的話去做,不但整天會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自己也不會安排工作,等到你猛然回頭一看,發覺自己沒有學到任何東西。這樣就枉費你待在這家公司所付出的時間和心血了。

    認清當前的發展狀態,你在哪個領域有特殊才能,你想在哪個領域有特殊才能,尋找機會,學習一些特殊的知識和技能。這樣,不論你以後是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還是在原有的工作崗位上,你就不用怕下崗,也不愁沒工作。

    你要向別人展示你的才能,但也不能讓別人“偷”走它。假設你做一份計劃書,你隻需寫清楚結論和必要的基本的理由,力求這份材料的精確,不必對每個事實、每個數據、每個可能的解釋都寫得清清楚楚,否則沒人會再來找你幫忙,沒人會再來請教你,沒人會向你索要更多的信息,沒有人會邀請你做報告,你也就丟了你的資本。

    五、讓創新成為自己的風格

    近年來,一些成功的公司在鼓勵員工不斷進取、創新時,提出了一些與傳統觀念相悖的思想。例如,對公司聘用的人員,尤其是管理人員,如果在聘用一年內不犯“合理錯誤”,將被解雇。這裏所說的“合理錯誤”,是指受聘在公司中擔任經營、管理的人員,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敢於開拓、創新,敢於冒風險。如果受聘員工不犯這種“合理錯誤”,則說明這個人缺乏創造性,更沒有競爭力。一個平庸保守、不敢冒任何風險的人,在工作中喪失的機會要比捕捉到的機會多得多,對公司造成的損失將無可估量,是絕對不能有所建樹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