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章 關於彌勒佛的對聯(3/3)

作者:熊召政字數:7244更新時間:2023-09-28 10:23:06

    倘若作一點研究的話,彌勒佛在中國的演變,的確帶了一點漫畫的色彩。始作俑者,恐怕就是那位說寧波話的布袋和尚了。

    自南宋小朝廷定都杭州,江浙的佛教,便日漸市民化。除布袋和尚外,此地的佛教尚有另一個家喻戶嘵的典型,這便是濟公。從布袋和尚與濟公的身上,我們可以找到文化傳承的脈胳。布袋和尚的“笑”,到濟公那裏發揮到了極致。濟公詼諧其表,耿直其內。走街串巷,做的盡是懲惡揚善,扶危濟困的善事。說他是一個和尚,倒不如說他是一個披著一襲破袈裟的遊俠。不同的是,他不用劍,而是隨身帶著一把法力無邊的破蒲扇。

    江浙文化,是士大夫和小市民合二為一的一種文化。近代出家的弘一大師和蘇曼殊,身上都有著這種文化的深深的烙印。我們讀一讀明代大散文家張岱的《夜航船》和《陶庵夢憶》,對這種文化的了解,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布袋和尚變成了彌勒佛,契此老家的雪竇山變成了“大慈彌勒菩薩”的道場,看來是假戲真做了。假到真時真亦假,好光陰大半泡在吳儂軟語中的曹雪芹,倒是把問題看得透徹。其實,文化這東西就好比衣櫃裏的衣服,誰都可以穿的。民國初年,街上不是經常可以看到蓄著長辮卻穿著西裝的人物嗎?應記住的是,穿衣服的人才是根本。彌勒佛在中國成了布袋和尚,並且約定俗成,成了“笑”與“容”的典範。起了這種包裝作用的,最初,應是江浙文人幹的事。不過,這種包裝,我以為,更多的是智的成份,至於佛的成份,我以為含蘊得少了。

    由於布袋和尚的形象,便產生了上述的種種對聯,雖然都很好,但也是大同小異,不見什麽新意。倒是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的那幅對聯,露出了禪家的機鋒:問施主們用什麽來供養彌勒佛的大肚寬腸,又問這胖頭陀有什麽理由歡天喜地。這麽兩問,便賦於了“容”與“笑”新的內容。在這裏,不再是彌勒佛能容什麽,而是你能夠讓他容納什麽?不是他“笑”什麽,而是他為什麽笑。這麽一個簡單的變化,就讓我們從僵硬的引導中解脫出來,從而觸摸到佛的精髓。每一位善男信女,站在彌勒佛前捫心一問,都會因機緣與生命經曆的不同,各有各的答案。隻有這樣,佛的作用才是真實而豐富的,彌勒也才能脫智歸佛。

    據說,這幅對聯最早是掛在福州的湧泉寺內。雲居山的真如禪寺隻是借用而已。我猜想,這幅對聯可能是虛雲和尚撰寫的。虛雲19歲在福州的湧泉寺出家,126歲在雲居山真如禪寺圓寂。這兩處寺廟,是虛雲和尚的一始一終。虛雲是本世紀中國佛教界為數不多的禪僧大德之一,隻有像他這樣破了我執並參透禪機的頭陀,才會產生那別出心裁的兩問。

    1997.2.3寫於梨園書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