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章 從《張居正》談曆史小說的創作——在武漢大學的演講(5/5)

作者:熊召政字數:21614更新時間:2023-09-28 10:23:09

    經過反複思考,我決定從隆慶皇帝駕崩前3個月前寫起,具體說,從隆慶皇帝閏二月十二日那天早上發瘋開始。但是,如果單寫隆慶皇帝發瘋,高拱與張居正兩人分別琢磨,皇上發瘋對他有什麽影響?那麽就是一個單線條。單線條的小說不飽滿,不厚重。我因此加了一條重要的複線,寫了廣西剿匪的失利,主其事的兩廣總督為高拱的門生李延,而張居正全力推薦的人則是他的同年殷正茂。把這樣兩件事攪和在一起,就產生了懸念跌起的效果。

    就為這個開頭,我想了很長時間。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第二稿完畢之後,我問那個下崗工人,“我小說裏有很多奏章、器物的描寫,你看嗎?”他回答“我不看,我隻看情節。”但是像昌切這樣的教授們,他們就要盯情節之外的地方。比如,於可訓教授就盯了我一次。我寫到午門早朝時,兩頭大象把鼻子挽起來,百官從下麵魚貫而入。他就笑,說我“這是一個人為的噱頭,就是為了好看,根本不可能。”我告訴他,這個細節絕非臆造。他於是遍查資料,後來告訴我說“我找到記錄了,確有此事。”

    所以,小說不僅要好看,還必須經得起曆史的檢驗。都說真實是藝術的生命,這個真實不僅體現在情節上麵,更體現在細節上麵。情節可以虛構,也是文學賦予小說家的權力,但細節必須真實。我認為一個作家的素養、功力,就體現在他對細節的大量應用上。第三卷,我寫到了孔府、白雲觀,還有揚州的二十四橋。為了寫二十四橋,我就拿著明代、清代關於二十四橋的記述,專門跑到瘦西湖上實地踏勘。所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張居正》中所涉及到的每一個場景,我都認真考察過。

    我也始終認為,千萬不要把讀者當蠢人。天下之大,世外高人多得很。你寫的東西總有人看得懂,就怕你不做學問。

    事實上,就小說中的描寫,我常常碰到人同我切磋。比如關於明朝的奏章,就有人問我,“你這樣一個奏章的方式是對的嗎?”我對他說,“我可以告訴你明朝的奏章是如何出來的。因為明朝的皇帝朱洪武文化不高,參軍前是個文盲。你如果咬文嚼字,他看不懂,就會生氣,就會認為是酸秀才故意耍弄他。朱元璋的口語很有趣。比如朱元璋對雲南剿匪的聖旨,大意就是這樣——‘你追到滇中去了,見到他時,就要打。打不著時,就要追!’正因為朱元璋的原因,明朝的奏章常常夾雜口語,也不用華麗的駢體文。”

    我寫明朝奏章的時候,顧及到這一點。就找出一種語境、語感、關鍵字,將它們填充進去。讀到這些奏章時,有的曆史學家有些疑惑,問我,“你書中的這些奏章,我怎麽沒有找到出處啊?”我說,“它們在我的熊氏詞典裏!”

    就一位作家的追求而言,我追求的不是講故事的話本作家,我更多的是想用自己的敘事方式來複活明朝曆史,包括風土人情。有人對我說:“你的《張居正》好像對女性特別不尊重。女性在你書中沒有地位。”我說:“你們批評我是對的。但這個責任不在我,因為當時社會的文化型態就是對女性不尊重。我不能用今天的道德感去投射其中。”

    此外,我認為小說中的人物既應該是曆史中的人物,也應該是文學中的典型。如果真實地寫出曆史人物,那隻能叫做曆史人物傳記。你既寫出曆史中的人物,又寫出文學中的典型,那才叫曆史小說。比如,《三國演義》中許多人物在曆史上並無其人,或者說並沒有做其事,但在文學上栩栩如生。在《張居正》中,我就想寫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李太後,一個宦官政治家馮保,一個平民出身的宰相張居正,讓他們這個鐵三角來演出萬曆新政波瀾壯闊的史詩。馮保貪得無厭,但在大的問題上,他支持張居正;李太後非常擔心他兒子的皇位,可是她的出身告訴她,張居正所做的一切應該是她的兒子所做的。所以,我必須研究他們為什麽能聯合,但不必把這些話說出來。直白與剖析是評論家做的事情,作家隻能將它作為案頭資料,然後化為有血有肉的情節來展現。

    四、靈魂深處的一部分

    最後,我再說一點。1998年清明節,我在張居正的墓前說過:“先生,我一定要把你從曆史中複活!”這是我當時立下的宏願,我不是說我已經達到這個要求。我想,待我《張居正》的電視劇播出之後,恐怕就會有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他了。

    當時,我想我將這書寫完的時候一定是半夜。那時,我可能會倒一杯酒來慶祝,因為我的大三峽可以發電了。結果,等到我寫完全書,我的快樂卻沒有來。五年前,我遙望著五年之後,就像曾卓老師的詩——“我遙望著異國陌生的港口!”但當我從故鄉啟程,走到這個港口,不是快樂,卻是無盡的惆悵。當我寫下最後一個字,我沒有拿酒,而是自言自語道:“我們朝夕相處了十年,今天就這樣分手了?”我感到故人離我而去時那種無盡的辛酸。

    這個時候,我想到杜甫的一句詩“遙落深知宋玉悲,蕭條異代不同時。”我和張居正相隔412年,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時空。我利用我的筆,在多少個不眠的夜晚,與他傾心交談……但現在,這場漫長的虛擬的對話結束了,因此,我感到非常惆悵!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隻有當你所寫的人物與你生死與共時,文學才會成為你靈魂深處的一部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