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八十二章《屍案調查科》(3)(3/5)

作者:蜘蛛字數:17762更新時間:2023-09-29 00:21:06

    “你小子就是個悶葫蘆,每次非要我點你的名,你才肯說。”司鴻章沒好氣地說道。

    麵對老師的責怪,冷啟明沒有作聲。

    司鴻章饒有興致地蹺起了二郎腿:“說說你是怎麽分析的?”

    冷啟明點了點頭,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照本宣科地說道:“這兩具屍體已經高度浮腫腐敗,看不清楚麵部,所以我認為,要分析屍體的年齡隻能從骨骼上下手,人骨骼特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規律性的變化。比如30到40歲時,肋軟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與胸骨體出現愈合;40到50歲時,胸骨體與劍突愈合,喉和肋軟骨開始固化;到了60歲以上,全身軟骨都會發生骨化。我就是通過這個來判斷兩個受害人的年齡的,但是這種推斷的誤差是五年,所以我不敢保證我的推斷正確。”

    “我想知道,你推斷這些用了多長時間?”司鴻章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水問道。

    “三天。”冷啟明簡短地回答道。

    “查閱了多少書籍?”司鴻章又問道。

    “六本。”冷啟明答道。

    “除了你的專業領域方麵,你還有別的什麽發現嗎?”司鴻章的表情有些嚴肅地問道。

    “沒了。”冷啟明搖搖頭。

    司鴻章聽後點了點頭,又把目光轉移到了另外一個弟子身上。

    “國賢,你有什麽要說的?”

    陳國賢推了推眼鏡道:“老師,我隻是檢驗出了兩個人的血型,由於咱們設備的限製,別的沒有發現。”

    “那小磊呢?”

    焦磊雙手一攤,憨憨一笑算是回答。

    二

    看到三個徒弟的表現,司鴻章略微有些失望,沉默了約有一分鍾,他放下水杯長歎一口氣說道:“一個案件拿在手中,咱們要學會如何去開展工作。你們都是結合自身的專業去分析案件,殊不知,破案是一個綜合學科的運用,不能把自己緊緊地圈在一個假想的圈子裏。下麵我來跟大家說說我對這個案件的掌握。”

    司鴻章說完,從椅子上起身,雙手交叉放於身後:“這個案件最重要的就是判明兩個死者的真實身份,這樣咱們才能有好的切入點去調查。啟明用了三天時間才查到兩具屍體的大致年齡,而年齡對案件的偵破隻能起到輔助作用,無法為案件提供紮實的破案線索。你們要記住一點,就算是再精明的嫌疑人,都不可能把罪案做得天衣無縫。我一直都相信,現場的物證會說話,這就要看我們是不是那個合格的聆聽者。”

    司鴻章走到了三人的麵前接著說道:“現場雖然隻有兩具屍體,拋屍點我們也無法確定,看似無從下手,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已經夠了。”

    “什麽?這已經夠了?”焦磊看著胸有成竹的老師,不可思議地問道。

    司鴻章微微一笑解釋道:

    “首先,咱們來說下拋屍地點。兩具屍體的外衣上全部長滿了水藻,通過這些水藻生長的情況,再結合屍體已經出現巨人觀,我能得知,屍體在泗水河上最少漂了一星期。咱們都知道,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屍體一定是從西邊的上遊漂到我們這裏來的,而從我們這裏到泗水河的源頭的河道是一條直線,沒有灣子,所以我就能按照水流速度來大致判斷嫌疑人拋屍的地點。”

    “通過查詢我得知,泗水河平均流速是每小時三公裏,按照這個數值來計算,那麽一周的時間內,這兩具屍體在沒有任何阻擋的情況下,理論上的最低漂浮距離是504公裏。”

    “那萬一屍體擱淺在某一處地方怎麽辦?”冷啟明有些疑惑。

    司鴻章仿佛早就料到他會說出這個問題,回答道:“這要從泗水河這幾年的變化說起。前些年因為非法采沙十分嚴重,導致河床落差很大,越是靠近上遊,水流越是湍急,在水流的衝擊下,屍體不會有長時間的停留,這是其一。”

    “其二,泗水河這幾年汙染嚴重,1990年以前還有不少人在河裏養魚,但是最近幾年由於水質的原因,基本不存在這種情況,所以河水中不會有漁網等攔截物。”

    “其三,就是泗水河上遊的三個市的地理分布。從我們市到泗水河的源頭一共有三個城市,由東往西分別是洞山市、舜耕市和南陽市。洞山市和舜耕市都是南北長東西窄,也隻有泗水河的源頭南陽市是東西寬南北窄的分布。而洞山市和舜耕市兩個市的河道距離加起來還沒有100公裏,顯然距離太近了,基本可以排除。那麽南陽市可能性就比較大。”

    “不過從我們這兒到南陽市的河道距離也就350公裏,跟理論漂浮距離有154公裏的誤差值,這種差值很有可能是從下遊往上遊行駛的船隻在行駛過程中帶動水平麵逆流造成的。而且你們也看到,這兩具屍體出現在我們市的河段內,如果不是發現得早,及時打撈上來,估計還會往下遊繼續漂。再結合上遊的三個市到我們這兒的距離,隻有南陽市符合拋屍條件,換句話說,這兩個死者很有可能是南陽市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