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三章《屍案調查科2:重案捕手》(3)(1/5)

作者:灰大郎字數:76020更新時間:2023-09-29 00:21:11

    《西遊記》reference_book_ids":[7185526065354247226,7234082226822974479,7236307400490224696,7257453146656476200,6838936304063876104,6890728371928435725,7268600161616530491,7220723696556575804,7220723696376220675]}]},"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案荒野白骨

    二十

    新一年的元旦,雲汐市政府推出了一項惠民措施——由政府出資,興建溝渠,引泗水河水入農田灌溉。對於以種植業為經濟來源的土壩子村來說,這項政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早年在這個村落,一到灌溉季節,用水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原先村民的做法是用抽水泵抽取溝塘之中的積水用來灌溉,但俗話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大批的農田指望降雨留下的蓄水肯定不現實,為了保證產量,許多村民隻好以戶為單位,幾家相鄰的種植戶共同出資用水車拉水灌溉,這無疑增加了種植成本,對一些收入不高的村民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可想而知,這項政府的惠民措施為村民們實實在在地解決了多大的難題。

    文件剛下到村裏,村委會的所有成員就坐在一起對條文做了細致的研究,最終政策的精神被村支書剖析出來,在村子的大喇叭裏滾動播放了三天。大致的內容就是說,政府出資興建的溝渠隻有一條貫穿整個村子的主渠,如果哪家的農田需要引流,現在就可以自己著手挖引流渠。

    消息一出,村子裏便炸開了鍋。一月份,本身就不是農忙的季節,村裏的勞動力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挖渠,傻子心裏都清楚,在自己家的田邊留一條蓄水的溝渠,那將來地裏種植什麽都會方便許多。

    一月四日,朝霞劈開了晨霧,一位身材健壯的中年男子正拿著鐵鍬在地頭忙活。粗布衣、防滑手套,這些是他幹活時的標配行頭。此時的他,正使勁地將鐵鍬插入有些鬆軟的土中。腳踩鍬麵,用力下蹬,滿滿一鍬黃土被甩在了田埂旁邊,他就像一個微型的挖掘機,一鍬一鍬地重複著之前的動作,沒過多久,麵前的土層就被挖到半人多深。

    而就在這時,一位跟他年紀相仿的村民,正哼著小曲晃晃悠悠地走到他的跟前。

    “栓子,你起得夠早的啊。”村民說著從上衣口袋中掏出一根被壓扁的紅梅香煙扔了過去。

    栓子雙手接住煙卷叼在口中,接著把鐵鍬往土堆上一插,幾步走到村民的跟前。村民會意地把自己已經抽了半截的煙卷遞了過去,栓子麻流地接過,對準煙頭使勁地咂巴著嘴巴。隨著栓子吸氣的聲音越來越大,煙卷也很有節奏地被點燃了。

    “俺家就一個勞力,不早點幹完,萬一政府修渠了,俺怕來不及。哪像你們家,四個莊稼佬,你當然不著急。”

    “得了吧,雖然村長這麽說,修渠還不知道猴年馬月的事呢,你那麽著急幹啥,慢慢幹唄。”

    “慢慢幹?我看你是不怕說話閃了舌頭,俺家這幾十畝地,夠我挖到過年的,你別在這兒瞎扯淡了,俺要幹活了。”栓子是個直性子,幾句話說得不稱心,就要犯毛病。

    村民很顯然知道栓子的性格,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蹲在田埂上慢慢悠悠地抽著香煙。

    栓子把煙卷一掐,留了半截裝在了自己的上衣口袋裏,接著從土中抽回鐵鍬繼續挖坑。

    哢嚓!一陣清脆的響聲從鐵鍬的尖頭傳來。栓子放慢了手中的動作。

    “咋的了?”村民把煙屁股按在了地上,趕忙起身問道。

    “挖到東西了。”栓子老實地回答。

    “聽這聲音,難不成是個寶貝?快挖出來看看。”村民來了勁頭。

    雲汐市南邊五十公裏處就曾發掘出過戰國時期最大的古墓群,所以當地的村民在耕種時有不少人曾挖到過陶片、古錢幣之類的寶貝。

    “就算是好東西,也被我挖壞了。”栓子有些沮喪地把手裏的一鍬土鏟在了自己的麵前。

    村民也按捺不住心中激動的心情跳下坑去,用手幫栓子掰開黏土。

    “我說栓子,這要是挖出個玉片啥的,你以後還種個莊稼。”村民一邊說,一邊加快了手中的速度。

    “摸到了。”栓子如獲至寶,抓著一根白花花的東西舉到了村民麵前。

    “快,把土擦掉,看看是啥東西。”村民有些迫不及待。

    栓子一把拽下搭在自己脖子上的毛巾,使勁地擦拭著東西上的泥土,當二人看清楚眼前東西的廬山真麵目時,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骨、骨、骨頭!”

    “栓子,你挖到人家的祖墳了。”村民大喊了一聲。

    正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村民這麽一喊,周圍忙活的其他人,紛紛圍了過來。

    “我,我,我……”栓子有些不知所措,將手中的白骨慌張地扔在了一邊,仿佛在告訴大家,這件事不關我的事。

    “栓子,你挖到誰家的地界了?”圍觀的人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農村,一般過世的人不會像城裏人那樣都埋在公墓,農村人基本上都是把棺材埋在自家的地頭,所以隻要問清楚栓子有沒有挖過界,基本上就能查出來這是誰家的先人。

    栓子一臉沮喪:“我挖的這一小塊是荒地,根本沒有人種,我哪知道是誰家的。”

    “要不喊村長過來看看?”

    “對,喊村長過來,他一定知道。”

    “對,這是個好主意。”

    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栓子急得抓耳撓腮,手腳並用爬出了土坑,朝村長家跑去。

    按照農村的習俗,如果挖到了別人家的祖墳,這塊地的風水就基本上被破壞了,所以必須要出資給人遷墳。很多樸實的農村人都堅信,祖先的墳地關係著後輩的前程和運勢,因此遷墳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誰攤上這事,誰都會火急火燎。

    前後沒有多久,一個年紀快六十歲的男子叼著煙卷蹬著自行車飛馳而來。栓子邁著雙腳,快步地跟在車的後麵。

    “村長來了。”隨著幾聲自行車清脆的響鈴聲,所有村民都很自覺地給他讓出一條路。

    哐哐兩下,村長把車停好朝坑裏望了望,然後轉頭對喘著粗氣的栓子說道:“咱們村這些年都是響應政府的號召,施行火葬。你這下把人的骨頭都給刨出來了,八成真是動了誰家的祖墳了。”

    “我是作的什麽孽啊!”栓子聽到這個結果一屁股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起來。

    “你們知不知道,這塊地是誰家的?”村長環顧了一周問道。

    聽村長這麽說,圍在周圍的村民都紛紛搖頭。

    “把‘地裏仙’請來不就知道了,咱們村誰家下葬不都是他給看的墳?他不會不知道。”其中一位村民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雖然這些年施行火葬,但在我們這裏,土葬的一些習俗依舊被沿用至今。村民口中的地裏仙是我們當地的俗稱,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陰陽先生,專門以給人規劃風水、算命測字為生的一類人。這種人在我們這裏的農村可是相當吃香,而且地位是高得離譜。如果細心,你會發現,村民對地裏仙用的是“請”字。

    文化不高的村民,能用如此口吻去形容一個職業,可想而知人們對地裏仙崇拜到了什麽程度。

    之所以崇拜,是因為這行並不是誰想幹就能幹,一般都是家傳。也就是說,隻有根正苗紅的地裏仙才被大家認可,別以為拿個木魚剃個光頭就能冒充和尚,這可是要講究血統的。

    別說在土壩子村,就是整個鄉裏也就那一個地裏仙,鄉裏的村民隻要有白事,都要花錢去請他幫忙看墳下葬。

    如果栓子真的是挖了別人家的祖墳,那地裏仙不可能沒有印象,所以村民的這個提議,無疑是一條捷徑。

    “二癩子。”

    “在呢,村長!”一個滿臉長著肉疙瘩的男子,弓著腰,幾步走出了人群。

    “你有摩托車,趕快把地裏仙給請過來。”

    “好咧!村長。”二癩子不敢怠慢,在地上磕了磕自己的布鞋,往自己的鈴木摩托車跑去。

    嗡!伴著發動機的聲響,一股嗆鼻子的汽油味彌漫在空氣中。

    栓子像個犯錯的孩子,蹲在一邊一聲不吭,估計他心裏在盤算需要多少錢才能把人家的墳給安安穩穩地遷走。

    也不知過了多久,村長的麵前扔滿了煙屁股,有紅梅,有渡江,還有大前門,不用看都知道,這些煙卷都是周圍圍觀的村民“孝敬”過來的。

    “二癩子回來了!”一個聲音剛落下,轟隆隆的摩托車聲便由遠及近地傳入眾人的耳朵裏。

    “村長,地裏仙我給請回來了。”二癩子一邊說,一邊用手小心攙扶著一個五十多歲的男子從摩托車上下來。

    男子身穿一套金黃色的“道袍”,腳踏祥雲鞋,左手托著八卦輪盤,右手捋著下巴上的一綹長胡須,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

    “仙人麻煩給看看,這是誰的墳。”村長恭敬地作揖。

    地裏仙微微一點頭,朝土坑邊走去。

    隻見他眉毛一挑,往土坑裏瞟了一眼,接著眉頭緊鎖地說道:“不講究啊,不講究。”

    “這怎麽說?”這裏隻有村長有資格和地裏仙直接對話。

    “我是說這人埋得不講究,肯定不是我們譚家一脈看的墳,你們村是不是有人找了外人來看墳啊?”地裏仙有些不悅。

    “這怎麽可能,我們村裏祖祖輩輩入土都是你們譚仙家給看的,怎麽可能會請外人過來?”村長發誓道。

    地裏仙瞥見村長一臉的誠懇,並沒有為難下去,而是開口解釋道:“且看這人埋的深度,根本不符合我仙法所記。按照我們譚家祖傳的章法,這人一定要埋至三米五,這才符合‘三魂歸五行’的輪回法則,你們看這副骸骨,還不到一米,這種葬法,定會毀萬代子孫,這也不知是哪個誤人子弟的冒牌貨瞎指的迷津。”

    村長並沒有言語,因為他此時正在回憶有沒有誰家的墳是他所不知道的。

    地裏仙並沒有歇氣,接著說:“人骨並未發黑,說明年限不超過五年,可坑裏連塊棺材板都看不見,哪有這樣對待先人的?也不怕遭天打雷劈。”

    地裏仙越說越來氣。

    村長聽到地裏仙這麽一說,趕忙回過神來。

    “仙人,你說什麽?沒有棺材板?”

    “對,這人是直接被扔進坑裏給埋掉的。”地裏仙很肯定地回答。

    “半仙”一般隻會從自己的職業角度去考慮問題,可村長不是。再怎麽他也是在村裏比較有文化和威望的人,雖然有時候對民俗的東西也是深信不疑,但多少還是比一般的村民多一些敏感性。

    “荒地,沒放棺材板就埋人?”村長在一旁皺著眉頭自言自語,來回踱步。

    忽然,他停下腳步,瞪大眼睛看了一眼坑中的白骨,大喊了一聲:“壞事了,趕緊打電話報警,這指不定是誰殺了人,埋咱們村裏了!”

    二十一

    元旦假期剛結束,就傳來噩耗,在距離市區五十公裏的土壩子村發現了一具白骨,死者的任何信息不詳,這一聽就是一件極難偵辦的案件。

    我們沿著坑窪不平的鄉村土路行駛了半個多小時才算找到地點。我們幾個剛一下車,在一旁幫忙疏散圍觀群眾的徐大隊便跑了過來。還沒等我們開口,他便直接開始介紹現場的情況,這早已是我們之間心照不宣的事情。

    “冷主任,報警的是土壩子村的村長,餘光華,男,五十九歲。根據他的介紹,早上他們村的村民餘栓柱在挖渠時,鏟出了一根人骨,經過多方的考證,這具骸骨不是其村裏人所埋,他懷疑有人殺人後將屍體埋在了他們村,所以報了案。”

    明哥捏著下巴聽著案件情況,我則透過人群,看了一眼現場。警戒帶所包圍的地方位於村裏主幹道的西側十米的位置,現場目測是一個長三米、寬兩米、高一米左右的土坑,土坑呈現東西長、南北窄的走向。土坑的周圍堆放著剛挖出的黃色黏土,在土坑的中間位置擺放著一根長約二十厘米的灰白色斷骨。從坑側麵的土層中不難看出,還有大量的骨頭埋在土堆裏沒有挖出。

    明哥簡單地詢問之後,便吩咐我們準備勘查現場。

    由於整個現場是在室外,周圍的地麵已經被太多人踩踏過,再加上屍體已經白骨化,所以並沒有分析足跡的必要。足跡沒有必要,那指紋更是沒指望。也就是說我這個痕跡檢驗員暫時失去功用,分析白骨化屍體,是考察法醫功底的時候,因此這個案件必須由明哥打頭陣。

    明哥穿著防護服下入坑中,簡單地觀察了一下情況後,便指揮刑警隊和派出所的民警開始挖掘其他的骸骨。整個的挖掘過程跟考古專家發掘文物一樣細致。

    眾所周知,成人的骨頭分為頭顱骨、軀幹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一共二百零六塊。缺少了任何一塊都會給下麵的分析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死者有斷指,或者殘疾,這將會給案件的調查帶來指向性的作用,所以骸骨的挖掘必須要認真,不能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挖掘工作一共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當死者的頭骨被取出擺在裝屍袋中時,我的心裏發涼。我之前還在幻想著這不是一起案件,可頭骨上並排六個圓洞傷口讓我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傷口的排列如同和尚頭上的戒疤,一排三個,一共兩排,傷口的直徑約零點五厘米,十分規整。這種傷口絕非意外可以造成,那麽死者的死因隻能是他殺。

    顯然,明哥也注意到了這幾個傷口,手中的動作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整副骸骨已經被挖掘出來,隨之被取出的還有死者所穿的衣物、少量的頭發和一盤光碟。明哥首先將死者的衣物從骨架中取出,整齊地擺放在一邊,由於衣物已經被嚴重腐蝕,隻能大體上判斷出死者死前上身穿的是一件軍綠色的長袖襯衫,下身是一條灰黑色的西裝褲,腳上穿的是一雙千層底布鞋,這些衣服相當廉價,間接證明死者並非大富大貴之人。

    死者衣服旁還靜靜地躺著一個印有鄧麗君頭像的光碟盒,光碟並未拆封,保存得相對完好。

    為了能在包裝盒上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我從自己的勘查箱中翻出指紋燈對準光碟的外包裝照了過去。

    可能是深埋土中的原因,我並沒有發現任何指紋遺留在上麵,我略帶失望地將它又放回了原處。

    明哥在一旁緊張地做著骸骨拚接的工作,老賢帶著胖磊和葉茜在土坑的周圍提取土樣。

    整個現場一共分為十多個取樣點,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起到參照和對比的作用。

    有的人可能要問,取土樣有何用處?其實裏麵的奧秘可大有說道。舉個例子,如果土壤中某種重金屬超標,在屍骨上也發現了這種重金屬,那麽就可以排除死者是因為中毒而死。但如果不取土樣進行對比化驗,就會導致偵查方向的偏失,給整個案件的偵破帶來相當大的難度。

    而就在這個時候,唯一有些閑工夫的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死者的千層底布鞋之上。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趕忙拿起死者的左鞋仔細地觀察一番,接著換了右鞋。兩個鞋子的鞋底不同的磨損特征,讓我眼前一亮,我很興奮地回頭對著明哥說道:“死者有可能是一名出租車司機。”

    二十二

    空中,老賢他們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連在一旁負責保護現場的偵查員也伸著腦袋湊了過來。

    “你是怎麽判斷的?”明哥將自己手中的一根指骨放在一邊,幾步走到了我的麵前蹲下。葉茜更是一個矯健的跨步,站在了我的身邊。

    我看著一圈人都圍了過來,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我們來看看死者所穿的鞋子,這種布鞋大家都應該見過,我們這裏叫千層底,也叫老北京布鞋。真正的老北京布鞋鞋底是規規矩矩的手工縫製,價格相對要高,一雙可能都要賣到好幾百元。而死者腳上穿的是高仿千層底,也是在咱們農村集市上賣得最多的一種布鞋。這種鞋的工藝就是在模壓的泡沫塑料鞋底上縫上布鞋麵,所以這種鞋從外觀上看與老北京布鞋沒有差異,但鞋底的質量就相差甚遠。”

    我還沒有說完,葉茜啪啪兩巴掌甩在了我的肩膀之上,皺著眉頭說道:“你能不能不磨嘰?”

    我假裝生氣地朝她瞅了一眼,接著拿起了死者左腳的鞋子說道:“這種泡沫塑料底鞋子的工藝很差,所以鞋底的磨損特征很明顯。大家來看看死者的左腳鞋底。”

    說著,我把鞋底亮出,好讓周圍的人看清楚。

    “是不是在鞋底的前腳掌部位有很嚴重的磨損?”

    “對啊,你看,泡沫塑料都磨黑了。”其中一名偵查員說。

    我點了點頭,放下左腳鞋,拿起了右腳鞋,還是剛才的動作。

    “這隻鞋磨得更厲害!”幾個人驚呼道。

    “很明顯,大家都發現了這個特征。”

    我把死者的一雙鞋底全部翻開,指著兩隻鞋子上不同的磨損特征接著說:“我們都觀察到,這雙布鞋鞋底的磨損比較嚴重,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前掌部位,磨損的部位肯定是受力的部位,換句話說,死者的前腳掌經常受力,和某個地方長期接觸,產生了摩擦,才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啪!這次葉茜沒說話,直接給了我一巴掌。

    我感受到了這巨大的衝擊力,於是加快語速說道:“這種磨損特征不可能是正常行走造成的,除非死者長期踮腳走路。假如排除了這種可能,那我就有理由懷疑,這種磨損特征是由於某種職業習慣形成的。”

    “駕駛過車輛的人都知道,駕駛員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會經常使用離合、刹車和油門,所以他們的鞋底磨損特征都集中在前腳掌部位,而又因為右腳需要同時踩刹車和油門,左腳則隻需要踩離合,所以右腳比左腳的磨損嚴重。死者的兩隻鞋子剛好符合這個特征。”

    “一次兩次開車不可能會形成這麽嚴重的磨損特征,這就表明死者可能是長期從事駕駛職業的人。”

    “開車的多了,政府領導的司機,大貨車司機,小客車司機,你怎麽能判斷是出租車司機?”葉茜這一年沒少受明哥的熏陶,這問問題的水準是越來越高。

    我指著死者的左鞋說道:“這雙鞋上有十分明顯的磨損,說明死者的左腳是用來踩離合器,因此他駕駛的是手動擋的轎車。我們知道,手動擋轎車基本上都是屬於同種車型裏配置較低的一種,所以一些政府部門不會采購,這就排除了死者是領導司機的可能性。”

    “一般領導的司機也不會穿得那麽寒酸。”作為我的好哥們,胖磊很適時地又補充了一句。

    “那其他的情況怎麽排除?”葉茜認可了這一點,接著問道。

    “除此之外,長期從事駕駛工作的有各行各業的貨車司機、巴士司機,還有三輪車拉貨司機,等等,但每種車的離合器、油門、刹車踏板規格都是不一樣的。貨車、巴士由於車身較重,向前的慣性較大,刹車十分困難,所以踏板麵都比較寬大,為的就是防止在緊急情況下出現腳底踩空的情況。一些小型的三輪車,由於駕駛室的操作空間有限,所以踏板麵較小。也隻有轎車的踏板麵屬於中等規格。”說著,我又低頭看了一眼死者的兩隻鞋子,指著磨損特征說道:“從這上麵我們不難看出,死者鞋底磨損最嚴重的地方呈長方形,規格大小跟小轎車的踏板麵基本相符,所以我可以很確定死者駕駛的車輛為七座以下的轎車,我甚至可以連商務車和SUV都排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