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章 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5/5)

作者:王迪字數:34410更新時間:2023-09-30 19:48:45

    生活中還有很多人喜歡借用別人所說的話來表示自己的意見,這是一種自我擴大欲在起作用,表示還有更多的人和自己意見一致。特別表現在借用名人的名言、格言方麵,就更提高了自己說話的權威性。而另外一些人借助父母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如某女性說:“家母說你是個很好的人。”這就是借母親的話在表達對對方的愛情,並提高了對方的信心。

    3.聽語氣,識性格

    一般而言,會隨所處環境及麵對的人而改變語氣的人,自卑感和攻擊性都很強,尤其是喜歡在眾人麵前頤指氣使的人,更可能是處於劣勢的人,他們平常被抑製的情緒,會選擇適當的時間、場所、人物發泄出來,借著驕傲的語調來解除平日的積鬱。

    這種人選擇改變語氣的時間,以離開工作單位或工作任務時為多,女性通常會選擇百貨公司、超級市場等,而男性則以酒吧、餐廳、同學會等為主。至於所選擇的人物,都是些與自己工作無關的人。

    如果你正需要激勵這種人,無疑是非常受其歡迎的,他們心裏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由此也會對你產生許多正麵感情。

    4.聽弦外之音

    人的聲音在語言中的確是表達心理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每句話的含義對於識破人心,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使用語言時,常常會為了巧妙地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會讓語言直接表達自己真正的意思,而會以修飾過的語言來傳達。比方說,當我們偶然遇到一位不太熟的朋友時,一定會客套地說:“啊!好久不見,下次有空請到我們家來玩。”這種說話方式當然是種外交口氣,意思並非是真正的邀請。了解這一點後,我們都能認清此乃客套話,所以不真的前往拜訪。但如果有人誤以為是真邀請而真登門拜訪時,一定會惹來或大或小的麻煩。不懂他人說話真意的人,便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5.做到“善解人意”

    要做一個會“聽”話的人,最主要的還是讓對方多說話,凡是善解人意的能手,都是借著相互的交談來透視對方。韓非子認為:如果要聽取對方的意見,就應該以輕鬆的態度來交談,你可以從旁引導,讓對方有多開口說話的機會,對方肯說出他的意見,我們就能根據他的意見去分析透視他的心理。

    每一個人都喜歡敘述有關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讓對方相信自己的敘述,但這種一吐為快的心理,有時會受到某種因素的限製,不敢大膽地說。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想辦法解除限製,對方就會自動地說出心意了。這樣,你就可以順著對方的心意來進行激勵,從而達到讓對方心情舒暢,認為你善解人意等效果。但這種激勵的行動,不宜太快或太慢,因為過長或不及都會使對方認為你是虛偽的,反而將事情搞糟。真正巧妙地進行激勵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對方說話的內容和趨向,然後從多方麵協助他(就像向導一般地為他開路)使他的談話能夠流暢,最好在他做結論時,你就可以激勵他了。“你說得真有道理”“你想得真周到”“你真是為人做了件大好事”等簡單的一兩句話,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了。

    6.話題透視

    不論是初次見麵或是相識已久的人,見麵時交談的話題,往往是其關心或嗜好的直接表現。一個人心中有熱衷的事,會自然出現在話題上。比如,非常專注地投入工作的人,他的話題自然會集中在工作上,麵對這種人,無需運用深層心理術去分析。然而,並非所有的人都如此單純、明快,有些人的關心、愛好往往沒有直接出現在話題上,特別是懷有很深的自卑感或有某種欲求不滿的人,由於壓抑的心理作用,往往以不同的話題曲折地反映出來。

    因此,透過話題看深層心理,應大致從兩方麵去觀察,其一是從話題內容去了解對方的內心;其二是從話題展開的方式探索其直接所在。但此二途徑並非絕對獨立,而是相輔相成方能達到目的。

    總之,語言是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對方的工具,因此通過語言,我們可以了解對方的所想,所以我們要想深入洞察人心,用心、用眼去聆聽,聽出話中之話、弦外之音是非常必要的。

    注意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

    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當注意對方的身體語言,因為身體語言能夠起到反映對方思想的作用。

    1.頭的動作

    當一個人具有高揚的頭顱、僵直的脖子,再加上一個冷漠表情的話,那麽他一定是個隻有在極端的孤獨、好奇、挑戰、危險或同情時才會想要和旁人有所接觸的人。稍稍傾斜的頭可能在對你表示好奇,如果再配上一雙含情脈脈的眼睛,那一定表示此人在引誘你,這種姿態出現在女性身上意味尤為強烈。如果對方傾斜著頭,並且眯眼、抬眉,則表示其不信任某事或某人。皺眉時猛將頭往後移,那表示他很驚訝;如果頭向後緩緩移動,是他在告訴你:“我同意你說的。”另外,如果緩緩地將頭往後移並且皺起眉,那意味著他對你產生興趣,受你吸引,甚至被你震撼了。

    2.鼻子的動作

    鼻子也是臉部的一個重要溝通工具,但它有一個副作用——幽默。把鼻子皺起來,持續這個姿勢幾秒鍾,那表示不喜歡某人或某物,或者是身旁有惡臭;但若是對異性做這個姿勢就表示:“你很可愛!”或是打個熱情的招呼;要是把鼻子抬高,用鼻孔出氣,就是傲慢的表現。在諸多臉部、頭部的肢體語言中,例如注視、搖頭、皺眉、撇嘴、眨眼等,都是彼此影響彼此同化的,形成一種相同的表達方式,這也正是它們能表情達意的原因。

    3.嘴的動作

    除眼睛以外,嘴是身體各部分中最能表現非對白語言的器官了。緊閉的嘴,帶有決心或憤怒的意味;略微露齒表示讚成或對某事某人產生了好印象;張開嘴大笑則是歡樂與幸福的標誌。

    4.手的動作

    手和手臂可以表示出接受或內在的緊張或抗拒,當一個人雙手緊抱住胸部時,表示他封閉了感情,對你傳達冷漠信息;相反,如果他的手臂是輕鬆的,手腕和手掌間顯示出力氣的話,暗示他的個性開放而自信,這個身體語言傳達出他歡迎你,在你們短暫接觸後,他會擁抱你。手、手臂過度劇烈的動作,如微微顫抖、攥緊拳頭,使勁且快速地搓手等,表示緊張、不安或沒有安全感,如果他是成人的話,則表示在某個範圍內,他還不成熟。張開的手掌和緊握的手掌代表不同意義,當緊握手掌時,表示拒絕接受別人的感情,同時也傳達出力量、堅定或自覺。

    5.腿和腳的動作

    對某些人而言,交疊大腿而坐,或交叉腳踝而坐,是緊張的表現,但是對另一些人而言,卻表示輕鬆;女性坐著的時候,會緊並膝部和腳板,要不然就是交叉腳踝,這種姿勢在穿迷你裙時,尤其顯示出優雅氣質。當男人張開腿而坐時,表示他處於一種輕鬆或無意識狀態;相反地,緊緊交疊大腿而坐,很可能表示他正處於緊張狀態,正在等待適當時機來鬆懈精神。

    腳也會說身體語言,當某人左右腳不斷交叉換位置時,它在告訴別人此人正處於不耐煩、緊張或厭倦的狀況中。

    身體語言是內心的表象,通過動作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心態、心情等本質的東西,所謂“富於內心必形之於外”。韓晃在吳地做官,在他身邊的下屬和賓客,都能根據不同的能力和水平而被安排到一個適合的位置。有一位老朋友的兒子來投奔他,可一無所長。在一次宴會上,韓晃發現了這人的一大行為特點:整個宴會期間,他一直直著兩腿,雙手放於腿側,端端正正地坐著,沒有一絲其他表情也未同鄰近的人說一句話。他因此斷定,這人肯定性格內向,心裏沉穩冷靜,不易受外界影響。為此,他就安排此人跟隨自己,專門看管倉庫。後來,這個人每天都早早地就進入庫房,老老實實地坐到晚上,那些軍卒沒有敢隨意進進出出的。

    還有一個典型的從身體語言洞察人心的例子。宋朝人陳權在一次朝會上,偶然發現了蔡京。隻見蔡京眼睛盯著太陽,很久很久,眼睛都不眨一下。為此,他總是對人說:“從蔡京這種精神狀態看,以後肯定能夠成為顯貴;但他目空一切,居然敢於和太陽為敵,恐怕得誌之後,要獨斷專行,肆意妄為,心中沒有君主。”後來,他做了諫官,就不斷地攻擊蔡京。可因蔡京的麵目還沒有暴露,人們反而說陳權有些過分。而後來事實證明,蔡京真的像陳權說的那樣。

    由此不難看出,身體語言對洞察人心所起的作用不可不重視,要與他人交流,就需做好各方麵的觀察,言行舉止都應仔細端詳,注意各種細節,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進而達到說話的良好效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