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章 無形資源的競爭(2/3)

作者:安心字數:7246更新時間:2023-10-15 16:38:24

    二、大學文化資源

    (一)大學文化:一種隱性且極具潛在效能的無形資源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思想的淵藪。對於受教育者而言,大學乃是給予其學術滋潤和人生啟迪的精神故鄉;對於社會而言,“大學教育乃是一個社會的心髒”——耶魯大學的這一銘言可謂最精辟的注解。大學文化是指大學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積澱的反映“大學人”在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上有別於其他社會群體的一種團體意識,反映了“大學人”這一社會群體所特有的生活狀態和獨特的文化心態和風貌。大學文化首先體現為一種環境和氛圍,並因其培養人、造就人和探索未知的特點更多地體現為育人和科學創新環境的價值取向,這種環境和價值取向滲透了校史的、傳統的因素和當下大學學術風尚、行政管理風格、校容校貌及大學與社會乃至國內外各界的較高關聯程度等眾多因素。作為給予一代又一代國家棟梁、時代精英以學術和心靈滋養的憩息地、生長地,大學的文化環境和氛圍,不僅對於養成受教者的學術個性和人生境界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對於大學的發展起著導向、支撐、凝聚和推動作用。因為,大學文化是以精神、理念等觀念形態存在的,是大學的一種精神支柱。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精神資源,大學文化具有永久的、強大的統攝力,能夠凝聚人心、積聚力量,它的滲透力不是可以隨意主觀地改變的,同時,大學文化也以其意識的能動性推動著大學的變革與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文化已經不單純是一種環境和氛圍,而是一種隱性且極具潛在效能的無形資源。

    (二)文化資源:大學個性競爭的“殺手鐧”

    有形資源競爭中,大學主要依靠資源的不斷投入,以及資源要素的大量增加來體現其競爭優勢和競爭力。由於有形資源是大學的基礎性資源,因而是一種剛性資源。剛性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學競爭的瓶頸,但另一方麵,剛性資源的配置、使用是可以遷移和模仿的,這使得大學有形資源的競爭既可能出現“互通有無”、“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也可能產生“簡單克隆”、“千校一麵”的尷尬局麵。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當有形資源的“稀缺性”與教育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逐漸緩解之後,有形資源將不再是決定大學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正如《致富秘訣——美國企業家成功經驗》一書所指出的,“想一想哪些經年曆久的大企業,你就會發現,它的生命力不是來自組織形式和管理技巧,而是由於所謂信念的力量,以及這些信念對人們發揮了怎樣的影響”,這種信念就是企業文化,可見,企業文化在企業生存、發展中的作用、影響力已超越了物質資源,成為決定企業在未來社會中興衰存亡的首要因素,而企業間的競爭業已成為企業所擁有的文化資源的競爭。就大學而言,大學文化資源,是在長期發展中積澱的創造性的靈魂和精髓,是大學獨特而深厚的精神財富,是凸顯大學特色與個性的至高標準,既無法“克隆”,更不可能短期積聚。因此,實力相當的大學之間,真正意義上的深層次競爭,將是文化資源的較量以及個性的凸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